产后水肿

产后水肿

产褥期内因体内水液潴留而引起的全身水肿,称为产后水肿。一部分新妈妈是因为怀孕后期子宫变大,压迫下肢回流的静脉,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的水肿,延续到坐月子期间水肿还没消退;还有一部分新妈妈是因为内分泌受到怀孕的影响,身体代谢水分的功能出现变化,出于生理需要,而保留了部分水液导致的水肿。

1.症状与表现

脾胃虚弱型:表现为食欲减退、头晕心悸、神疲肢倦、汗多等症,或有便溏、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无力。

肾气虚弱型:表现为腰酸腿软、头晕耳鸣、下肢逆冷、心悸气短、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2.发病原因

中医认为,产后水肿多为脾胃、肾气虚弱造成的。怀孕期间孕妈咪多吃少动,脏腑功能本身就被抑制了,加上分娩后气血的损伤,运化水分的功能进一步退化,多余的水分停滞在体内无法排除而引起水肿。


红豆薏米粥

红豆、薏米、粳米各50克。

红糖适量。

(1)红豆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3小时以上;薏米清洗后浸泡1小时。

(2)粳米淘洗干净,与浸泡好的红豆和薏米一同放进锅里,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一个半小时左右,加红糖调味即可。

红豆、薏米都有很好的利水渗湿、清热排毒的作用。此粥可缓解产后新妈妈的水肿症状。


冬瓜粥

冬瓜100克,冬瓜子10克,粳米50克。

(1)粳米淘洗干净;冬瓜连皮洗净,切块;冬瓜子水煎取汁备用。

(2)将粳米、冬瓜块一同放入锅内,再加入冬瓜子汁,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稠即可。

此粥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产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


莴笋猪肉粥

莴笋100克,猪肉、粳米各50克。

酱油、盐、香油各适量。

(1)莴笋去皮,洗净,切细丝;粳米淘洗干净;猪肉洗净,切成末,放入碗内,加适量酱油、盐,腌10分钟。

(2)锅中放入粳米,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加入莴笋丝、猪肉末,改小火煮至米烂时,加盐、香油搅匀即可。

莴笋含有莴苣素、乳酸、维生素C以及多种矿物质,具有利尿的作用,适合产后水肿的新妈妈食用。


黄花菜炒黄瓜

黄瓜200克,黄花菜50克。

食用油、盐各适量。

(1)黄花菜洗净,浸泡5分钟,入锅汆烫,捞起备用;黄瓜洗净,切丝。

(2)炒锅置火上,加油烧至九成热,倒入黄瓜丝和黄花菜,炒至熟透,加盐调味即可。黄花菜和黄瓜都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适合产后新妈妈食用。


蒜蓉空心菜

空心菜300克。食用油、盐、生抽、料酒、大蒜各适量。

(1)空心菜洗净后控干水分,去掉老根,切段;大蒜剁成蒜末。

(2)炒锅倒油,油热后,先放入一半的蒜末,翻炒几下;然后将空心菜下锅,翻炒,倒少许生抽和料酒,炒至菜叶变蔫,加入剩下的蒜末及少量盐,翻炒几下即可。

此菜可清热利尿、解毒消肿,适合水肿的新妈妈食用。


红豆鲤鱼汤

鲤鱼1条,红豆100克。生姜、葱、花生油、盐、绍酒、胡椒粉各适量。

(1)鲤鱼处理干净,在鱼脊上剖上花刀;红豆用温水泡透;生姜切片;葱切段。

(2)锅内烧油,待热时,下入鲤鱼,用小火煎透,放入绍酒、姜片,注入适量清水,加入红豆,用中火煮至汤浓。

(3)加入葱段,调入盐、胡椒粉,续煮10分钟即可。可治妊娠及产后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