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坐月子的饮食差别

南北方坐月子的饮食差别

产后新妈妈都要在家“穴居”一个月左右,然后集中火力大补身子。按照老人们的说法,月子没坐好,老了浑身都是病。虽然现代观念有所转变,但坐月子依旧是一件不可忽视的事情,因为地域的差异,坐月子也有南北之分,尤其是饮食上存在很大差别。

南方坐月子饮食

1.米酒

米酒几乎是所有南方女性月子里的当家补品。米酒营养丰富,含糖、有机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可益气活血、散结消肿,非常适合哺乳期女性通利乳汁。

2.炒米茶

把东北大米放入锅中翻炒,炒至微黄色时加入适量水,移入汤煲,再加入红枣、枸杞、黄芪和党参进行熬煮。红枣有补脾和胃、养心安神、补血的作用,炒米可以暖胃,帮助新妈妈更好地吸收营养。

3.茶油

在南方,很多地区的新妈妈把茶油作为“月子油”。茶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β-胡萝卜素和微量的黄酮、皂素等物质,新妈妈食用茶油,可增加乳量、提高免疫力。


北方坐月子饮食

1.小米粥

小米有“代参汤”的美誉,是女性产后最佳的补品,中医也说“糜粥自养”,可见小米粥的养生补益功效。熬小米粥时,千万别把上面那层粥油撇掉,那层粥油是小米最精华的部分,可益气健脾,补益作用显著。

2.阿胶大枣羹

阿胶是北方的特产,北方女性坐月子少不了这大补之品,新妈妈每天早晨吃两三汤匙阿胶大枣羹,补身又下奶。这款药羹有补气血、调脾胃、润燥滋阴的作用,尤其适合冬天新妈妈食用。

3.补水食物

北方人较南方人口味重,放盐多,过咸的饮食容易增加肾脏的负担,形成痰湿体质。新妈妈要注意调补肾脏,多吃些含水分的食物,促进身体的平衡,比如冬瓜、白萝卜、薏米、红小豆就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