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理论视角下的移动医疗用户采纳与使用转移行为研究

多理论视角下的移动医疗用户采纳与使用转移行为研究

摘要:作为一种创新性医疗信息化服务模式,移动医疗服务受到了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持续关注。但是考虑到生理安全与隐私风险等因素,当前移动医疗服务的用户采纳程度并不高。另外,通过实地深入访谈发现,潜在用户移动医疗服务初始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的程度和方向也会因用户对象、服务类型、医疗情境甚至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不同而呈现差异化。本研究聚焦于解决已有实证研究中关于移动医疗用户采纳行为方面的不足:首先分别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元分析方法进行移动医疗用户采纳行为研究的定性和定量综述;其次以移动慢病管理服务(Mobile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Service,MCDMS)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潜在用户的采纳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影响因素在不同类型用户以及不同年龄用户群体间是否存在差异;最后就用户从传统就医渠道向移动医疗使用转移行为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结论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具体研究内容与实证结论如下:

首先,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文献数据源,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0~2018年发表的48篇实证研究论文进行梳理。研究结果显示:移动医疗用户采纳行为研究依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且中国研究者是研究的主力军;研究对象保持多样化;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问卷调查方式;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以TAM等经典信息技术采纳模型为基础,通过模型扩展以及不同模型之间的整合,为相关问题提供了多种不同理论视角的解释;影响因素则可以从个体、技术、环境以及服务内容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和梳理。

其次,基于TAM和TPB整合模型,综合考虑移动服务泛在性,拒绝改变和技术焦虑等因素,提出移动医疗服务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综合模型。基于30篇国内外文献的元分析表明:传统TAM与TPB中的变量关系在移动医疗情境下均得到了验证。另外,感知服务泛在性与用户感知有用和采纳意愿均呈现正相关,拒绝改变和技术焦虑均与采纳意愿呈负相关,而技术焦虑与感知易用负相关性也得到了验证。另外,除了技术焦虑与行为意愿两变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以外,用户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也能显著调节上述变量相关关系。

再者,考虑技术与用户个体特征因素,整合风险、信任、健康行为以及技术焦虑四个变量,对TAM模型进行扩展,构建MCDMS用户采纳意愿研究模型,并提出用户类型(包括慢病患者和家属两类)作为调节变量。实证表明:感知有用、感知易用、感知疾病威胁和初始信任均对采纳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感知风险的负向影响边际显著,技术焦虑则通过感知易用对采纳意愿产生间接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地,在采纳决策制定的过程中,慢病患者相比家属更重视服务有用性感知,而家属则受感知易用和感知疾病威胁的影响更大,初始信任对采纳意愿的影响在两类群体之间差异则不显著。

进一步地,基于适用于普通消费者IS采纳行为研究的UTAUT2和保护动机理论,构建了新的理论视角下的MCDMS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并结合解释水平理论相关成果,基于经验距离视角形成关于青年群体与中老年群体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的对比假设。实证表明:1.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与从众行为对两类群体MCMDS采纳意愿均产生正向影响,感知易感性仅正向影响青年群体的采纳意愿,而感知严重性仅正向影响中老年用户群体的采纳意愿,线下就医习惯对两类群体MCDMS采纳意愿的负向影响均不显著;2.青年群体MCDMS采纳意愿更易受其努力期望的影响,而中老年群体更易受其绩效期望、从众行为和感知严重性的影响。

最后,基于效价理论框架和已有文献对主观规范、习惯以及组织声誉的研究,作者提出了一个考虑2种不同环境下影响用户从传统就医渠道向移动医疗使用转移的研究模型。实证表明:用户的移动医疗感知风险负向影响其使用转移意愿,而感知移动性、感知医院声誉以及用户主观规范均产生正向影响,但用户线下就医习惯的负向影响不显著;在使用转移决策过程中,用户性别和移动应用使用经验显著调节感知移动性和主观规范对使用转移意愿的影响。

关键词:移动医疗;移动慢病管理服务;采纳意愿;使用转移;实证研究;元分析;经验距离;效价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