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编码过程

4.3.2 编码过程

研究者通读纳入元分析的文献,收集文章所在期刊、第一作者、发表年份、符合要求的变量相关关系、样本大小、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样本所在国家或地区,每个独立样本编码一次。不同研究对变量的定义和命名并不一致,因此在理解作者的书面说明后,沿用过去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对元分析变量做适当调整。在本章中,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分别类似于UTAUT中的绩效期望和努力期望,感知服务泛在类似于感知移动性和感知服务可得性,主观规范类似于社会影响,等等。本章将这些类似变量统一纳入到所提的概念模型当中。另外,自我效能、促进条件等均被视为感知行为控制,纳入本章的概念模型。

为了保证本章文献编码的准确性,文献编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1)由论文作者在不同时间点(间隔1月)上对所有文献进行独立编码,通过对两次编码分析发现,除极少数数据有微小偏差外,其他编码均不存在明显差异;2)研究者邀请两名研究生对文献进行独立编码,并与论文作者的编码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两次编码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致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