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基于PMT的研究假设
以往多数研究根据具体研究情境对UTAUT和其他理论模型进行整合,研究了用户信息技术采纳等相关问题[185]。保护动机理论PMT[74]在以往研究中被证实是解释用户医疗行为较好的理论[75],因此,可结合UTAUT2对消费者的MCDMS采纳意愿进行研究。
PMT理论认为保护动机是人们采纳有益于健康行为的基础,并从动机因素角度探讨个体健康行为的变化[189],指出个体保护动机(即人们对潜在威胁是否采取保护行为)是人们通过对威胁与应对两方面的综合评估所形成的决策。危险评估主要包括严重性感知和易感性感知两个因素,而应对评估主要包括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两个因素。在本章情境下,严重性感知是指个体不采纳诸如MCDMS等慢病医疗服务时,感知身心健康会受到危害的程度,而易感性感知是指个体认为其身心健康受到慢性疾病威胁的程度。自我效能则是指个体对自己采纳MCDMS获取慢病治疗和预防服务的能力的知觉,反应效能则是指个体对MCDMS能否有效治疗和预防慢性疾病的知觉。
已有研究鉴于医疗行业的独特特征,认为TAM模型可以与健康信念模型HBM整合[180],并证实个体感知疾病威胁程度与远程医疗服务用户采纳意愿的正向相关关系[150]。PMT是在HBM基础上建立起来,相比较HBM在解释慢病疾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整合PMT与UTAUT2能够更好地解释MCDMS的用户采纳意愿。本章采用PMT中的危险评估因素,提出感知易感性(perceived vulnerability,PV)和感知严重性(perceived severity,PS)作为影响MCDMS用户采纳意愿的决定因素。人们一旦产生了与某种疾病、健康相关的保护动机,或是信念,他们就会接受合适的健康行为弱化威胁以加强自身健康方面的管理。MCDMS主要功能在于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获取针对各种慢性疾病的医疗资源与服务,并有效实现慢性疾病的监测、预防与控制。因此,当个体感知到自身受到慢性疾病的威胁,且这种疾病威胁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严重时,个体倾向于采纳MCDMS以避免疾病威胁的意愿越高。故本章假设:
H5y,o:感知易感性正向影响MCDMS用户采纳意愿。
H6y,o:感知严重性正向影响MCDMS用户采纳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