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书将综合应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元分析法、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多个理论研究视角进行移动医疗服务用户采纳与使用转移行为方面的研究。其中:第一、第二章节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模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现实问题并结合研究情境,引出本书所关注的研究内容;第三章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移动医疗服务用户采纳行为方面的实证类研究进行定性综述;第四章通过对相关实证文献的搜集与筛选,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已有的移动医疗用户采纳行为方面的实证研究进行定量综述。第三、第四章的定性综述和定量综述的研究结论均可为后续章节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五、第六、第七章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实地调研方法,对提出的移动慢病管理服务用户采纳研究模型、用户由传统就医渠道向移动医疗使用转移行为研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本书的主要技术路线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技术路线图
首先,通过对信息技术用户采纳行为、个体健康行为以及用户服务渠道使用转移行为研究等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并结合当前移动医疗服务推广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本书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
其次,以2010~2018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48篇有关移动医疗用户采纳行为的实证研究为文献数据源,基于内容分析法,从研究对象、研究涉及、理论模型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当前移动医疗用户采纳行为的相关实证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本部分的相关研究结论能够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及推广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再者,针对以往关于移动医疗用户采纳行为研究中存在实证结论不一致的问题,以TAM和TPB整合模型为基础,考虑我国医疗情境与移动医疗服务特征,提出概念模型并采用元分析方法进行假设检验。本部分的元分析结论可以为关于移动慢病管理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的模型构建提供理论启示。
此外,针对移动医疗服务的典型应用——移动慢病管理服务,结合以往信息技术采纳和个体健康行为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两种不同理论视角构造移动慢病管理服务的用户采纳行为研究模型,并分别考虑用户类别与用户年龄在两个模型中的调节效应。
最后,经典的用户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理论并不能有效解释用户服务渠道之间的使用转移行为。本书将研究视角拓展到双渠道环境下,构造潜在用户从传统线下就医渠道向移动医疗服务的使用转移行为研究模型。考虑到青年用户群体是各类移动应用服务的主要用户,本部分研究拟以移动医疗潜在的青年用户群体为样本,对所提概念模型与假设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