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作为信息系统用户采纳领域被广泛应用于IS用户采纳研究的经典模型,传统的TAM并不是基于特定的医疗信息服务领域发展而来[31],需要整合其他相关理论及构念,例如,任务技术匹配理论(task-technology fit)[136]、主观规范[56]、期望(expectation)[57]、风险(risk)[137,138]、信任(trust)[139,140],以及乐趣(enjoyment)[141]等,进而实现TAM的情境化应用,是基于TAM的用户IS采纳研究常用方法[133]。基于此,本章采用增加变量(added variables)的方法[53],提出将感知风险(perceived risk),感知疾病威胁(perceived disease threat),初始信任(initial trust)以及技术焦虑与经典的TAM进行整合,深入探讨我国MCDMS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
首先,作为一个多维构想,感知风险[142]来源于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能够对IS用户采纳行为产生负向影响[40]。相比较诸如IT商务领域内的财务与公共财产风险,在医疗领域内,当个体在制定与其生命健康休戚相关的风险决策时,更容易表现出情绪化,以及明显的风险规避行为。因此,本章将感知风险作为MCDMS采纳行为的负向前因变量。
其次,作为健康信念模型HBM中的核心构想,感知疾病威胁已经被证实是影响用户医疗行为的显著影响因素。MCDMS的核心功能体现在慢性疾病的预防与自我管理,而医疗的一大特征在于个体可能出于疾病预防性的动机使用医疗服务。因此,潜在用户的MCDMS采纳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受到其感知到的疾病威胁程度。
再者,考虑到泛在服务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逐步普及,初始信任成了相关IS服务用户采纳过程中的关键变量。一项创新性IS服务在推广过程中,潜在用户并没有以往的使用经验作为参考,导致基于直觉的和非理性的初始信任水平对其采纳行为产生影响[143],本章中的MCDMS正是符合上述特征的创新性医疗IS服务[77]。
另外,作为一项负向情感反应,技术焦虑在用户老龄化过程中与用户的IS采纳行为负相关[48],通过负向影响用户的系统易用性感知,间接导致用户在采纳和实际使用IT过程中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69]。相比年轻个体,年长个体由于缺乏IT技术层面的自我效能,将会阻碍其对创新性IT服务的使用。考虑到我国大部分慢性疾病患者属于年长群体,本章将技术焦虑考虑在内。
需要指出的是,Sheppard et al.[144]通过对87篇文献的元分析证实了行为意愿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高于0.5,而Turner et al.[145]也通过系统文献回顾,证实了用户行为意愿与实际行为之间高度因果相关。因此,将行为意愿作为实际行为代理变量有其一定的合理性[146,147]。移动医疗作为一种创新性医疗服务模式,对于我国普通大众来说较为陌生,且在本章的实地调查之前并未普及。因此,本章考虑到研究样本的可得性,将MCDMS的采纳意愿作为因变量。另外,在西方国家医疗情境下,患者个体的医疗信息相对比较隐私。相比之下,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医疗信息对其家属来说相对透明,且患者家属有义务照顾患者,并指导其使用相关的创新性医疗IS服务[95]。因此,无论是慢性病患者还是其家属,在一定程度上均属于MCDMS的潜在用户,但影响两类群体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差异化,以往研究缺乏关注,需要针对相关问题进一步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