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 坤(地)上 坤(地)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新译】坤卦卦辞:在春暖花开、冰融冻释、百川通流的季节里,最利于母马践行柔顺贞固公正等美德。君子有所往,先是迷失了柔顺贞固公正等美德,后来又得到了柔顺贞固公正等美德,主张先义后利、义利和谐。他在西南获得了朋友,在东北丧失了朋友。安于柔顺贞固公正(自觉践行“元,亨,利,贞”)等核心价值观,因而吉善祥和。
【新注】坤(kūn):卦名。坤,为地,为川,为柔顺,为母马。坤义与川相通。帛书、汉石经、汉碑均为“川”。《说文》:“川,贯穿通流水也。”《释名·释水》:“川,穿也,穿地而流也。”穿地而流者水也,容水以行者川也。统言之“川”“水”义一,析言之则“川”“水”有别。甲骨文“川”字象水在河床中穿流之状。盖“川”与“水”古代本为一字,而后析为二字。“川”兼“川”“水”二义,因而引申为地,地上唯有通流者为川。通流则顺,“顺”字从川本于通流者也。水是地球上最柔顺的物质之一。王引之《经义述闻·周易上》:“坤字正当作坤,其作巛者,仍是借用‘川’字。”利牝马之贞:利于母马践行柔顺贞固公正等美德。牝马,母马。君子:德位兼备的人。有攸往:有所往。攸,所。有所往,有所作为。往,行为,作为。先迷后得:首先迷失了柔顺贞固公正等美德,后又觅得了柔顺贞固公正等美德。主利:主张先义后利、义利和谐等核心价值观。主,主张。西南得朋:君子在西南方获得了朋友。东北丧朋:君子在东北方丧失了朋友。安贞:安于柔顺贞固公正等核心价值观。安,安于,遵循,恪守。吉:吉善祥和。
【新解】《乾》卦卦图,由六个阳爻符号组成;《坤》卦卦图,由六个阴爻符号组成。六画卦下面三爻组成卦下体,称作贞卦,又叫作内卦;上面三爻构成卦上体,称作悔卦,又叫作外卦。三个爻画组成的卦,叫作三画卦,称作单卦、经卦,也径直叫作八卦。三画卦共有八个:《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三画卦由阴阳符号(两个)重复排列组成。《易经》六十四卦由这八个三画卦每次取两个重复排列组合而成。由两个三画卦组成的卦,叫作六画卦,称作重卦、别卦,也径直叫作六十四卦。别卦乾卦的内卦是乾卦,外卦也是乾卦,因而标为“乾下、乾上”。因画卦从下起,重卦从上来,则宜横排为:乾上乾下。别卦坤卦的内卦是坤卦,外卦也是坤卦,因而标为“坤下、坤上”。《乾》为天,《坤》为地,故分别标为“乾(天)下、乾(天)上”“坤(地)下、坤(地)上”。(均从下往上读)其余六十二卦皆仿此。程颐说:“《坤》,《乾》之对也。四德同而贞体则异。《乾》以刚固为贞,《坤》则柔顺而贞,牝马柔顺而健行,故取其象曰‘牝马之贞’。君子所行,柔顺而利且贞,合《坤》德也。阴,从阳者也,待唱而和,阴而先阳则为迷错,居后乃得其常也。‘主利’,利万物则主于《坤》。生成皆地之功也。臣道亦然,君令臣行,劳于事者,臣之职也。西南,阴方;东北,阳方。阴必从阳,离丧其朋类,乃能成化育之功,而有安贞之吉。得其常则安,安于常则贞,是以吉也。”
《彖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新译】坤卦初六:脚踏秋霜之际,就是寒冬坚冰来临之时。
【新注】初六:六画卦的第一爻(即最下面的那一爻)为阴爻的那一爻的爻名(或者叫作爻题)。一部《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中爻名“初六”的共三十二爻,爻名“初九”的也是三十二爻,参阅《乾》初九注文。履(lǚ):帛书作“礼”。履、礼,古通用。履,踩,走。
【新解】古人把见霜、下雪、结冰、打雷等等统称为物候,霜降在立冬之前。《逸周书·时则训》上说:霜降之际,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立冬之际,则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季冬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此爻“履霜,坚冰至”五个字言简意赅地反映了秋冬交接之际的物候现象,说明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非常仔细。坤卦初六爻辞告诫人们在追梦造福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而四时阴阳变化乃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人们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新译】坤卦六二:柔顺中正,美德内直外方而且盛大,虽然尚未来得及学习,也本能地达到义利和谐、义利统一、以义为先、先义后利的崇高境界,因而没有不利。
【新注】六二:爻题。六,阴爻符号的名称。二,爻序。直方大:坤卦六二爻柔顺中正的美德内直外方而且盛大。朱熹说:“柔顺正固,《坤》之直也。赋形有定,《坤》之方也。德合无疆,《坤》之大也。”直,凭借目力测度,以取材削料,引申为制造。《说文解字》:“直,正见也。”其字从隐从十从目。直字古文从木。张文虎说:“《孟子》云:‘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直从十,取交午平直之形。以目切之,见其隐曲。”张舜徽说:“良工入山察材,始皆用目,以审其曲直,所谓‘山有木,工则度之’也。直字古文从木,意即在此。”“方,并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凡方之属皆从方。”“直方大”意谓“直大方”。一般学者将“直方大”解释为:平直、端方、正大。也有学者以“直方”句读,与“履霜”“含章”“括囊”“黄裳”等为韵。不习:不待学习。无不利:没有不利。否定之否定为肯定,无不利则利。
【新解】前人一般都是将“直”解释为“德”,将“方”解释为“道”,因而“直方大”便有了“德道大”的含义。“德道大”即“大道德”。帛书《老子》也是《德》在前,《道》在后。“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意思便是:具有伟大道德的人们,虽然尚未来得及学习,也本能地达到了义利和谐、义利统一、以义为先、先义后利的崇高境界。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新译】坤卦六三:包藏美质秉持(公平贞正)贞固公正,或出而跟随君王干事,开始虽然困难重重没有成功,最终必然成功。
【新注】含章:包藏美质。含,包含。章,美质。可贞:秉持(公平贞正)贞固公正。可,通“何”。何,荷。引申为秉持。虞翻说:“贞,正也。”王:君王。事:干事,办事。无成:没有成功。有终:有好结果。引申为最终必然成功。
【新解】坤卦六三爻辞告诫人们追梦造福必须包含美质秉持公平贞正,方能成功。旧说:《坤》六三爻居于下卦的最终一爻,以阴爻居阳位;《乾》九四以阳爻居阴位。阳刚之爻与阳刚之位都是进取的象征,阴柔之爻与阴柔之位都是退隐的象征。阴爻居阳位、阳爻居阴位则是可进可退、可出可处的象征。因而,《乾》九四爻辞为“或跃在渊,无咎”,《坤》六三爻辞为“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在进退未定之际,古人要求人们不要急于进取,宜含藏美质,固守道德,无为处事,即使有事也只能随从,不必为首。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新译】坤卦六四:追梦造福必须学会小心谨慎严密封口,这样就会没有灾咎,也没有赞誉。
【新注】括囊(náng):扎紧口袋。括,打结,捆绑。虞翻说:“括,结也。”囊,袋子。用以譬喻深藏智慧和严守秘密。朱熹说:“括囊,言结囊口而不出也。”无咎无誉:没有灾咎,也没有赞誉。
【新解】追梦造福必须学会严格保密的“括囊”方法。慎不害也,慎言则无咎。君不善于保密就会失去忠臣,臣不善于保密就会丢失性命,不善于保密便办不成微妙的事情。《坤》六四阴爻居于阴位。六是阴爻,四是阴位。象征只能隐退,不能进取,加上四位居五之下,而没有相得的意思,重阴而不中,上下都不通,要想安全无事,必须像扎紧口袋封藏财物金钱一样地严格保守机密。旧说为韬光养晦。刘牧说:“《坤》,其动也辟,应二之德;其静也翕,应四之位。翕,闭也。是天地否闭之时,贤人乃隐,不可炫其才知也。”
六五:黄裳,元吉。
【新译】坤卦六五:胸怀忠诚柔顺的美好品德,问筮得到大吉的占断。
【新注】黄裳:黄色的衣裳。象征忠诚柔顺的美好品德。黄裳即黄衣,古代蜡祭时所穿的衣服。《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又士所著之裳。《仪礼·士昏》疏:“士唯有三等之裳:玄裳、黄裳、杂裳。”元吉:大吉,非常吉善祥和。
【新解】追梦造福必须胸怀忠诚柔顺的美好品德,才能大吉大利。《坤》六五爻以阴爻居于至尊之位,忠诚柔顺的品德充之于内而表现之于行为,因此有大吉大善之占。说者以为占筮问卦的人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方能得到这样的吉祥占验,那些心术坏的人虽然占得了这样的卦爻,也得不到好的结果。《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鲁国大夫季平子的费邑宰南蒯想要用费邑背叛鲁国,投降齐国,为此用《周易》占了一卦,筮得此爻,根据爻辞认为是大吉的事。并将筮卦的结果告诉惠伯。但是在惠伯看来,《周易》只能用来占问作好事,不能用来占问作坏事。具备了忠、恭、善的人占得此爻才能有爻辞所说的大吉的结果,对于那些不忠、不恭、不善的人来说,虽然占得这一爻,也不吉利。惠伯说:“吾尝学此(占卦)矣,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则败。外强内温,忠也。和以率贞,信也。故曰:‘黄裳,元吉。’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元,善之长也。中不忠,不得其色。下不共,不得其饰。事不善,不得其极。外内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非此三者弗当。且夫《易》不可以占险,将何事也?且可饰乎?中美能黄,上美为元,下美则裳。参成可筮,犹有阙也,筮虽吉,未也。”惠伯用“三德”“三美”来解释“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新译】坤卦上六:龙在郊外战斗,斗得难分难解,两败俱伤,鲜血淋漓,其血色又黑又黄。
【新注】龙战于野:龙斗于郊外。龙,神物。传说能兴云布雨。野,牧外。“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其血玄(xuán)黄:其血玄而且黄。《山海经·海内经》:“有木青叶紫茎,玄花黄实,名曰建木。”则以玄黄为两种不同颜色。玄,赤黑色。《说文解字》:“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盖像宇宙黑洞之颜色也。古人以“玄”为天的颜色颇具现代宇宙学的慧眼。黄,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一样的颜色。《说文解字》认为是地的颜色。《说文解字》:“黄,地之色也。从田,从光。光亦声。”乾坤大战,天玄地黄。《文言传》:“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孔颖达《疏》:“庄氏云:上六之爻兼有天地杂气,所以上六被伤其血玄黄也。天色玄,地色黄,故血有天地之色。今辅嗣注云:‘犹与阳战而相伤。’是言阴阳俱伤也。恐庄氏之言非王之本意,今所不取也。”
【新解】追梦造福必须和平合作,友好相处,千万不能兵戎相见。告诫人们战争乃是追梦造福的死敌。《坤》上六积累了六个阴爻,是阴极盛的爻。阴极必与阳抗争,阴阳相争,两败俱伤。孔颖达说:“(此)即《说卦》云‘战乎《乾》’是也。战于卦外,故曰‘于野’。阴阳相伤,故‘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新译】坤卦用六:处阴极盛之际仍能施行柔顺地道,必然利于永久(贞固正义)贞固公正。
【新注】用六:使用施行柔顺地道。用,卜中了可施行也。六,阴爻爻名,象征柔顺地道。利永贞:利于永久贞固正义。永,久。贞,贞固正义。乾吉无首自强不息,坤利永贞厚德载物。
【新解】追梦造福需要柔顺贞固公正,柔顺贞固公正就能“利永贞”。坤卦用六的道理是极为深刻的。它告诫人们如何安贫乐道,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阴阳互补以利永正,尤其是如何处理下级对上级的关系。居下位、处劣势还能用柔道,则是长久相安无事的绝计。干宝说:“阴体其顺,臣守其柔。所以秉义之和、履贞之干,唯有推变,终归于正。是周公始于负扆南面,以光王道,卒于复子明辟,以终臣节,故曰‘利永贞’也。”《文言传》对坤卦卦爻辞的解读富有新意,颇为经典。《文言传》云:“《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这就是说:坤卦的本性是最柔弱的,但只要一动就变成了阳刚之爻;它的特点是极为安静,但是它的品德却很端庄方正。卦辞中“后得主”表明它的行为非常有规矩。爻辞的“含章”说明它能够包容万物并且使万物生长光大。坤卦的原则就是很柔顺地承受天道的施化,按照宇宙规定的时间顺序运行。一个行善积德的家庭,必然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福庆;一个行恶积怨的家庭,必然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祸殃。臣子杀君主,儿子杀父亲,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这产生于逐渐积下的怨恨,都是没有趁早防范所酿成的后果。所以《易》坤卦初六爻辞说“履霜坚冰至”。这大概是讲谨慎从事吧。人们一定要心地善良、仁慈友爱、守望相助,和谐、和睦、和平、和气、和合、和敬相处,以礼相待,合作共赢。六二爻辞中的“直”表示正直、“方”表示道义。君子主敬用正直修养内心,用道义指导行为,敬义一旦确立于心中,施行于行为,他的品德自然就高尚了。所以只有达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境界,他的行为才能随心所欲,不逾越道德行为的规范。阴柔虽然是美好的品德,但要含藏不要显露,用这种美好的品德去从事君王的事业,不能居功自傲。这是大地的品德,这是妻子的品德,这是忠臣的品德。大地的品德,生长万物而不归功于己,因此在时序的交替运行过程中总是终而复始,始而又终。
在天地的阴阳变化之中,草木茂盛生长。假如天地闭塞,那么贤人就都要隐遁避世。六四爻辞“括囊,无咎,无誉”,大概是说要谨慎小心,不随便说三道四。君子应该尚崇黄色,居于中央,通达事理,正当位置,以仁义为本体,美好、善良、仁慈、柔顺的品德就是在这样一种内外均美好的环境下熏陶出来的,这种美好品德表现在四肢的一举一动之中,发扬光大于美好的事业上,这才是真正的最美好的品德啊!阴爻达到与阳爻势均力敌的程度时,必然发生战斗。这是因为阴爻极盛,错误地认为阳爻已经真正地被消灭了,自以为自己便能代替阳的地位,所以自称为“龙”。而实质上它仍然无法改变自己是阴的本质属性,所以称“血”。那种玄黄的颜色,是天地颜色混合杂交的颜色,天的颜色是“玄”,地的颜色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