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  兑(泽)上 坤(地)下

45.萃   兑(泽)上 坤(地)下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新译】萃卦卦辞:终能美善亨通,王到达宗庙进行祭祀,利于群臣谒见君王,君臣都能恪守美德亨通、先义后利、贞固公正等核心价值观。用大牲牛牢祭祀,故能吉善祥和,利于有所往行。(这反映了当时的君臣关系和天人关系。对上天要诚意尊敬,祭祀要用大牲。)

【新注】萃:卦名。萃,聚也。“萃”帛书卦爻辞均作“卒”。卒,终,终于。《尔雅·释诂》:“卒:终也。”《书·舜典》:“卒乃复。”《传》:“卒,终也。”庙:庙堂,太庙之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楚辞·九叹·逢纷》:“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王逸《注》:“言人君为政举事,必告于宗庙,议之于明堂也。”

【新解】《周易折中》案:“以《彖传》观之,‘利见大人亨利贞’为一事无疑。‘王假有庙’者,神人之聚也。‘利见大人’者,上下之聚也。‘用大牲吉’,广言群祀。由‘假庙’而推之,皆所以聚于神也。‘利有攸往’,广言所行。由‘见大人’而推之,皆所以聚于人也。”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新译】萃卦初六:有诚信但没有坚持到底,就会乱套,因此你将诚信聚集于心中,只有这样才能合家欢笑,不进行血祭,前往没有灾害。

【新注】有孚不终:有诚信但没有坚持到底。乃乱乃萃:帛书作“乃乳乃卒”。乃乳乃卒,则育则终。乃,则。若号一握为笑:合家人沉浸在欢笑之中。若,合也。一握,帛书作“一屋”。一屋,全家。

【新解】《周易折中》案:“《易》中‘号’‘笑’二字,每每相对也。两‘乃’字不同。上‘乃’字,虚字也;下‘乃’字,犹汝也。正如《书》‘而康而色’,上‘而’字,虚字也;下‘而’字,犹汝也。言‘有孚不终’则必乱汝之所萃也。”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新译】:萃卦六二:长期吉善祥和,没有灾咎,恪守诚信就利于春祭。

【新注】引:长期。禴(yuè):春祭。

【新解】胡瑗说:“君子之进,不可自媒以苟媚其君,而幸其时之宠荣也。是故君子进用,必须有道,六二以阴居阴,履得其中,又上应九五中正之君,必待其君援引于己,然后往之。此所以得吉而无咎也。孚,信也。禴,薄祭也。君子之进,必在乎诚信相交,心志相接,当萃聚之时,诚信既著,心志既通,则可以不烦外饰,其道得行矣。孚信中立,则虽禴之薄祭,亦可通于神明也。”张载说:“能自持不变,引而后往,吉乃无咎。凡言‘利用禴’,皆诚素著白于幽明之际。”王宗传说:“彖以用大牲为吉。而六二以用禴为利,何也?备物者,王者所以随其时;有孚者,人臣所以通乎上。”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新译】萃卦六三:总是嗟叹不已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往问筮得无咎与小吝之占。

【新注】萃如:终如。引申为总是。

【新解】俞琰说:“《萃》之时‘利见大人’,三与五非应非比,而不得其萃,未免有嗟叹之声,则‘无攸利’矣。既曰‘无攸利’,又曰‘往无咎’。三与四比,则其往也舍四可乎?三之从四,四亦巽而受之,故无咎。第无正应而近比于四,所聚非正,有此小疵耳。”

九四:大吉,无咎。

【新译】萃卦九四:特别吉善祥和,没有灾咎。

【新注】《象》:“‘大吉无咎’,位不当也。”虞翻说:“以阳居阴,故‘位不当’。动而得正,承五应初,故‘大吉’而‘无咎’矣。”

【新解】项安世说:“无尊位而得众心,故必大吉而后可以无咎。如《益》之初九,在下位而任厚事,亦必元吉而后可以无咎也。”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新译】萃卦九五:最后终于有所建树,没有灾咎。即使是匪类人物,只要他改邪归正恪守诚信,重新开始做人永远贞固公正,悔恨就会消失。

【新注】萃有位:帛书作“卒有立”。卒有立,终于有所建树。立,建树。《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有立”同“不立”相反。元永贞:重新开始做人永远贞固公正。长久占问。元,开始。永,永远。悔亡:悔恨消失。

【新解】朱熹说:“九五刚阳中正,当《萃》之时而居尊,固‘无咎’矣。若有未信,则亦修其‘元永贞’之德而‘悔亡’矣。戒占者当如是也。”

上六:赍咨涕演,无咎。

【新译】萃卦上六:舂人屏息吸呼小心翼翼地供奉祭祀所需之粟米,憋得泪流洎出,不成体统。问筮却得无咎之占。

【新注】赍咨(jī zī):帛书作“粢”。粢,盖谓舂人屏息呼吸小心翼翼供奉祭祀所用之粢稷。屏息供奉,示其虔诚恭敬也。涕洟:帛书作“涕洎”。涕洎(tì jì),眼泪鼻涕。自目出曰涕,自鼻出曰洎。

【新解】方应祥说:“此爻照‘后夫凶’看,《比》之上六,以《比》之最后而凶。《萃》之上六,亦以《萃》之最后而有未安者,故其忧惧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