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  离(火)上 坤(地)下

35.晋   离(火)上 坤(地)下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新译】晋卦卦辞:康侯用王所赐的马在溍水河畔昼夜不停地进行繁殖。

【新注】晋:卦名,以溍水取名。帛书“晋”字增“水”旁,则为溍水无疑。旧注“晋”为“进”。《周易音义》:“晋,《彖》云:‘进也。’孟作齐。齐,子西反,义同。”康侯:武王弟康叔封,封于卫。《周易音义》:“康,美之名也。马云:安也。郑云:尊也,广也。陆云:安也,乐也。”

【新解】程颐说:“《晋》,《序卦》:‘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物无壮而终止之理,既盛壮则必进。《晋》所以继《大壮》也。为卦《离》在《坤》上,明出地上也。日出于地,升而益明,故为《晋》。晋,进而光明盛大之意也,凡物渐盛为进。故《彖》云:‘晋,进也。’卦有有德者,有无德者,随其宜也。《乾》《坤》之外,云‘元亨’者,固有也;云‘利贞’者,所不足而可以有功也。有不同者,《革》《渐》是也,随卦可见。《晋》之盛而无德者,无用有(者)也。《晋》之明盛,故更不言亨,顺乎大明,无用戒正也。”《周易折中》案:“《易》有《晋》《升》《渐》三卦,皆同为进义而有别。《晋》如日之方出,其义最优。《升》如木之方生,其义次之。《渐》如木之既生,而以渐高大,其义又次之。观其彖辞,皆可见矣。”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新译】晋卦初六:疏通了溍水河床,排除了水涝等自然灾害,人民又富裕起来了,再也没有什么灾难了。贞固公正,吉善祥和。悔恨消失,诚信光裕,没有灾咎。

【新注】晋如摧如:帛书作‘溍如浚如”。溍如浚如,疏通挖深溍水河道。溍浚盖如浚洙。溍浚乃浚溍之倒装,并分别插入语尾助词“如”。《春秋公羊传·庄公九年》:“冬,浚洙。洙者何?水也。浚之者何?深之也。”《谷梁传》:“浚洙者,深洙也。”罔:帛书作“悔亡”。孚:诚信。裕:光裕。

【新解】追梦造福不仅需要“贞,吉”,而且需要光裕诚信(“孚裕”),才能“悔亡”“无咎”。王安石说:“初六以柔进,君子也。度礼义以进退者也。常人不见孚,则或急于进,以求有为,或急于退,则怼上之不知。孔子曰:‘我待价者也。’此罔孚而裕于进也。孟子久于齐,此罔孚而裕于退也。”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新译】晋卦六二:溍水啊浩浩荡荡翻滚流逝。贞固公正,吉善祥和。康侯享受这么大的幸福于其王母面前。

【新注】晋如愁如:溍水啊浩浩荡荡地翻滚流逝。愁,通“湫”,水流翻滚如风貌。宋玉《高唐赋》:“湫兮如风。”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受此大福于其王母。兹,此也。介福,大福。介,大。

【新解】李镜池认为,这里说的似是武王克商事。进攻并迫使商人投降之后,武王祭王母,说这是得王母的福佑。武王的祖母及母亲都是商女,所以克商后要对王母特祭。今不取斯说。《周易折中》案:“二五相应者也。以阴应阳,以阳应阴,则有君臣之象。以阴应阴,则有妣妇之象。不曰母而曰王母者,礼重昭穆,故孙袝于祖,则孙妇袝于祖姑,盖以昭穆相配。《易》爻以相配喻相应也。此明其为王母,而《小过》只言‘妣’,蒙上‘过其祖’之文尔。六五卦之主,而二应之,故有‘受福’之义。”

六三:众允,悔亡。

【新译】晋卦六三:大家都诚实守信,悔恨消失。

【新注】众允:大家都诚实守信。众,大家。允,诚信。《诗·小雅·车攻》:“允矣君子。”郑氏《笺》:“允,信。”《书·益稷》:“庶尹允谐。”孔氏《传》亦以“信”训“允”。

【新解】程颐说:“以六居三,不得中正,宜有悔咎,而三在顺体之上,顺之极者也。三阴皆顺上者也。是三之顺上,与众同志,众所允从,其悔所以亡也。”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新译】晋卦九四:面对浩荡的溍水烧烤着老鼠。虽然贞固公正,依然存在危险因素。

【新注】鼫鼠:帛书作“炙鼠”。

【新解】虽然贞固公正,依然存在危险因素。这就告诫人们还需要做得更好,追求完美无瑕。朱熹说:“不中不正,以窃高位,贪而畏人,盖危道也。故为鼫鼠之象。占者如是,虽正亦危也。”《周易折中》案:“此卦以彖辞观之。则九四以一阳而近君,康侯之位也。参之爻义,反不然者,盖卦义所主在柔,则刚正与时义相反。当《晋》时,居高位,而失静正之道,乖退让之节,贪而畏人,则非鼫鼠而何?‘贞厉’者,戒其以持禄保位为常,而不知进退之义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新译】晋卦六五:恨惜消失。身被箭射中了而未流血。前往则吉善和谐无所不利。

【新注】失得:帛书作“矢得”。矢得,得矢,中矢也,即中箭。得,通“中”。《周易音义》:“失,如字。孟、马、郑、虞、王肃本作矢。马、王云:离为矢。虞云:矢,古誓字。”勿恤:帛书作“勿血”。勿血,无血。勿,无。

【新解】朱熹说:“以阴居阳,宜有悔矣。以大明在上,而下皆顺从,故占者得之,则其悔亡。又一切去其计功谋利之心,则‘往吉’而‘无不利’也,然亦必有其德,乃应其占耳。”刘牧说:“阳为躁动,阴为静止。三五阳位,以阴居之,能节其动,故爻辞不称‘晋’,而皆曰‘悔亡’。”《周易折中》案:“彖辞言康侯之被遇,而传以柔进上行释之,则圣人之意,以此爻当康侯而为卦主明矣。盖凡卦皆有主,其合于彖辞者是也。九四高位而爻辞不善如此。则彖辞之义,诚非六五不足以当之。晋如鼫鼠者,患得患失,鄙夫之行也。失得勿恤者,竭诚尽忠,君子之志也。”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新译】晋卦上九:被派遣去打城邑,却在溍水之上打起来了。危厉,但能吉善和谐,因而没有灾咎;虽然贞固公正,但仍需避免吝难艰险。

【新注】角:角斗,较量。《孙子·虚实》:“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李镜池说)维:帛书作“唯”。唯,语助词,无义。《论语·述而》:“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

【新解】追梦造福无论顺境逆境都需要坚持吉善和谐、贞固公正,才能真正无咎无吝。《周易折中》案:“‘晋其角’者,是知进而不知退者也。知进而不知退者,危道也。然亦有危道使然,而进退甚难者,惟内治其私,反身无过。如居家则戒子弟、戢(jí)僮仆,居官则杜交私、严假托。皆伐邑之谓也。如此则虽危而吉无咎矣。若以进为常,纵未至于危也,宁无愧于心乎?”赵汝腾说:“下三爻皆柔顺而《坤》体,故初、二‘吉’,三‘悔亡’,四、上以阳不当位,故厉且吝,惟五以柔明居尊位,故‘往吉无不利’也。”龚焕说:“《晋》卦诸爻,皆以进为义,初、二、三、五,柔之进。四与上,刚之进也。四阴二阳,阴多吉而阳多厉者,晋以柔顺为善,刚强则躁矣。故《彖传》说:‘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卦之得名,其亦以柔为主与?”李镜池说:“这与《师》《同人》《离》都是军事专卦。爻辞分三部分:前部主要讲战术;中部讲士卒质素;后部讲战略。表明作者对于军事思想是有相当修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