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  震(雷)上 坤(地)下

16.豫   震(雷)上 坤(地)下

豫:利建侯、行师。

【新译】豫卦卦辞:喜逸悦乐的精神风貌,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建侯封国,有利于行师打仗。

【新注】豫:愉快喜悦的心情。

【新解】追梦造福一定要精神愉快。孔颖达说:“谓之‘豫’者,取逸豫之义。以和顺而动,动不违众,众皆悦豫,故谓之‘豫’也;动而众悦,故‘利建侯’;以顺而动,故可以‘行师’也。”郑玄说:“《坤》,顺也;《震》,动也。顺其性而动者,莫不得,得其所,故谓之‘豫’。豫,喜逸悦乐之貌也。《震》又为雷,诸侯之象也。《坤》又为众,师役之象。故‘利建侯、行师’矣。”

初六:鸣豫,凶。

【新译】豫卦初六:倡导宣传享乐奢靡,必然凶险。

【新注】鸣豫:倡导宣传行乐奢靡。

【新解】追梦造福一定要精神愉快,但不能一味追求享乐奢靡,一味追求享乐奢靡则凶险至矣。龚焕说:“《豫》之初六,即《谦》上六之反对,故《谦》上六曰‘鸣谦’,《豫》初六曰‘鸣豫’。《谦》之上六应九三,故‘鸣其谦’,《豫》之初六应九四,故不胜其豫以自鸣,《谦》而鸣则吉,《豫》而鸣则凶。”倡导宣传谦虚美德则吉,倡导宣传娱乐奢靡则凶。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新译】豫卦六二:在很短的时间内(不俟终日)就坚定了意志,耿介中正坚定如同磐石。贞固公正,吉善祥和。

【新注】介于石:耿介中正坚定如同磐石。介,画也。《说文解字》:“介,画也。”引申为耿介中正坚定。

【新解】有限制的娱乐,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既要有限制地娱乐,又要坚定意志,努力践行贞固公正原则,就能吉善祥和。《系辞》:“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章、知柔知刚,万夫之望。”斯与《困》六三之“困于石”相反。程颐说:“逸豫之道,放则失正,故《豫》之诸爻,多不得正,才与时合也。惟六二一爻处中正,又无应,为自守之象。当豫之时,独能以中正自守,可谓特立之操,是其节介如石之坚也。”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新译】豫卦六三:当欢乐的时候又没有来得及去欢乐(行动太缓慢),心中悔恨;等待了很长时间还没有等到下一次欢乐的机会,心中又悔恨。

【新注】盱(xū):假借为“纡”。纡,纡回,迟缓,缓慢。

【新解】程颐说:“六三阴而居阳,不中不正之人也。以不中正而处《豫》,动皆有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新译】豫卦九四:适当的豫乐(娱乐)是很有好处的,不要怀疑朋友们在说自己的坏话。

【新注】由豫:适当的娱乐。由,帛书作“允”。允,得当,合适。朋盍簪:帛书作“朋甲谗”。朋甲,亲朋戚友。甲,借为狎。狎,亲近。

【新解】程颐说:“《豫》之所以为《豫》者,由九四也,为动之主;动而众阴悦顺,为豫之义。四,大臣之位,六五之君顺从之。以阳刚而任上之事,豫之所由也,故云‘由豫’。‘大有得’言得大行其志,以致天下之豫也。‘勿疑朋盍簪’,四居大臣之位,承柔弱之君,而当天下之任,危疑之地也。独当上之倚任,而下无同德之助,所以疑也。惟当尽其至诚,勿有疑虑,则朋类自当盍聚。夫欲上下之信,惟至诚而已。苟尽其至诚,则何患乎其无助也。”

六五:贞,疾恒不死。

【新译】豫卦六五:贞固公正,虽病依然长寿不死。

【新注】疾:病。恒:久。长寿。

【新解】王宗传说:“当逸豫之时,恣骄侈之欲,宜其死于安乐有余也。然乘九四之刚,恃以拂弼于己,故得恒不死也。孟子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新译】豫卦上六:晚上娱乐,是早就有的训示。问筮得到了没有灾害的占断。

【新注】冥豫:沉湎于欢乐之中。冥,夜晚,昏暗,沉湎。渝:帛书作“谕”。谕,告示,训示。

【新解】《说文解字》训“豫”为“象之大者”。大象性缓,故引申为犹豫。大象特别讨人喜欢,故又引申为欢豫、豫悦、欢乐。《国语·晋语四》:“《坤》,母也。《震》,长男也。母老子强,故曰《豫》。”韦昭注:“豫,乐也。”王应麟说:“冥于豫而勉其有渝,开迁善之门也;冥于升而勉其不息,回进善之机也。”豫再引申为事先预谋。凡事预谋则成功的把握大,不预谋则成功的可能性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周易折中》案:“‘贞疾’与‘成有渝’两爻之义,亦相为首尾。如人之耽于逸乐,而不能节其饮食起居者,是致死之道也。苟使纵其欲而无病,则将一病不支,而亡也无日矣。惟其常有疾也,故常能忧惧儆戒而得不死也。然所贵乎忧惧儆戒者,以其能改变尔。向也耽于逸乐,昏冥而不悟,殆将习与性成矣。今乃一变所为,而节饮食,慎起居,则可以复得其性命之理,岂独不死而已乎?故于五不言‘无咎’而于上言之,所以终卦义而垂至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