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  坎(水)上 坎(水)下

29.习坎   坎(水)上 坎(水)下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新译】习坎卦卦辞:行走在艰难的路途上,只要有诚信谨慎用心,便能美善亨通,行为又很高尚。

【新注】习坎:卦名(简称为坎)。行走在坎坷的道路上。习,行走。本义为“鸟数飞”(鸟快速飞行)。坎,坎坷。有孚维心:有诚信谨慎用心。行有尚:行为又很高尚。有,又。

【新解】追梦造福会有艰难险阻,在艰难险阻面前更加需要有诚信,更加需要谨慎用心。程颐说:“《习坎》,《序卦》:‘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理无过而不已,过极则必陷,《坎》所以次《大过》也。习,谓重习也。他卦虽重,不加其名,独《坎》加‘习’者,见其重险,险中复有险,其义大也。卦中一阳,上下二阴,阳实阴虚,上下无据,一阳陷于二阴之中,故为坎陷之义。阳居阴中则为陷,阴居阳中则为丽。凡阳在上者,止之象;在中,陷之象;在下,动之象。阴在上,说之象;在中,丽之象;在下,巽之象。陷则为险。习,重也。如学习,温习,皆重复之义也。《坎》,陷也,卦之所言,处险难之道;《坎》,水也,一始于中,有生之最先者也,故为水。陷,水之体也。”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新译】习坎卦初六:行走在坎坑上,掉进了坎坑中。问筮得凶咎之占。

【新注】窞(dàn):深坑。

【新解】张浚说:“阴居重坎下,迷不知复,以习于恶,故凶。失正道也。《传》曰:‘小人行险以侥幸。’初六之谓。”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新译】习坎卦九二:坎坷而又危险,但依然要追求从小事做起完善自我。

【新注】求:追求。

【新解】习坎卦九二爻辞“坎有险,求小得”告诫人们越是在艰险的时刻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杨时说:“求者,自求也,外虽有险而心常亨。故曰:求小得。”陈仁锡说:“求其小,不求其大,原不在大也。涓涓不已,流为江河,如掘地得泉,不待溢出外,然后为流水也。”《周易折中》案:“杨氏、陈氏之说极是,凡人为学作事,必自求小得始。如水虽涓涓而有源,乃行险之本也。”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新译】习坎卦六三:来到坎坑边,坎坑危险而又积满了水,一下去便掉进了深坑之中。问筮得“勿用”之占。

【新注】之:到达。枕:借为沈。《说文解字》:“沈,陵上滈水也。”段玉裁注:“谓陵上雨积停潦也。”意思是指地上坎坑的积水。

【新解】《朱子语类》:“险且枕,只是前后皆险,来之自是两字,谓下来亦坎,上往亦坎。之,往也。进退皆险也。”王申子说:“下卦之险已终,上卦之险又至,进退皆险,则宁于可止之地而暂息焉。且者,聊尔之辞。枕者,息而未安之义。能如此,虽未离乎险,亦不至深入于坎容之中也。其进而入,则陷益深,为不可用。勿者,止之之辞也。”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新译】习坎卦六四:祭酒献饭祷告求佑,用缶盛药从窗口递进去给病人吃。问筮得终无灾难之占。

【新注】樽酒簋贰:祭酒(奠酒)献饭祷告求神保佑。樽(zūn,酒杯),帛书作“奠”。奠酒,丧礼的一种。用两只碗垫在死者的脚下祭酒。簋(guǐ)贰:二碗饭。簋,盛饭的器皿。缶(fǒu):指陶做的樽。纳约:帛书作“入药”。

【新解】郭雍说:“有孚者《坎》之德,君子行险而不失其信,所以法其德也。一樽之酒,二簋之食,瓦缶之器,至微物也。苟能虚中尽诚,以通交际之道,君子不以为失礼,所谓能用有孚之道者也。”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新译】习坎卦九五:挖山填坑,小山头挖平了,坑却还没有填满。问筮得没有灾咎之占。

【新注】祗(zhī):借为坻(chí),小丘,小山头。

【新解】李镜池说:“这是渔猎时代转到农业时代大量开垦田地来耕种的事,渔猎时代挖了许多陷阱捕兽。到了以农业为主的时候,就得逐渐把陷阱填平。爻辞说陷阱没有填满,小山头却锄平了。无咎,说明对耕种没问题。”

上六:系用徽纆,真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新译】习坎卦上六:被别人抓住了用绳索捆绑,押入牢房,牢房外面种满了荆棘,关了三年还没有放出来。问筮得凶占。

【新注】系:捆住。徽纆(huī mò):绳子。丛棘:监狱。

【新解】李镜池说:“这是说把俘虏捆绑得紧紧的,放在周围有丛棘的作为牢狱的地窖里,关了多年还不能使他服从当奴隶,最后还出了事,所以说‘凶’。”吴澄说:“《周官》司圜收教罢民,‘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杀’。‘三岁不得’,其罪大而不能改者与?”《周易折中》案:“不得者,不能得其道也。如悔罪思愆,是谓得道,则其困苦幽囚,止于三岁矣。圣人之教人动心忍性以习于险者,虽罪罟已成,而犹不忍弃绝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