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  离(火)上 巽(风)下

50.鼎   离(火)上 巽(风)下

鼎:元,吉,亨。

【新译】鼎卦卦辞:鼎新,美善开始,吉善祥和,美善亨通。

【新注】鼎(dǐng):卦名。鼎新。鼎为古代炊器,多用青铜制成,圆形,三足两耳,也有长方四足的,盛行于商周时期。相传禹铸九鼎,象所图物,使民知神奸,避魑魅魍魉饕餮之害。后以此为镇国之重器,王都所在即鼎之所在,以鼎为政权之象征。定都称定鼎。欲灭其国先问其鼎之轻重及其所在。《周易音义》:“鼎,丁冷反,法象也,即鼎器也。”

【新解】追梦造福既需要革故,也需要鼎新。革卦侧重改革,鼎卦侧重鼎新。《周易折中》案:“上经,《颐》卦言养道,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然则王者之所当养,此两端而已。下经,《井》言养,《鼎》亦言养。然井在邑里之间,往来往汲,养民之象也。鼎在朝庙之中,燕飨则用之,养贤之象也。养民者存乎政,行政者存乎人,是其得失未可知也,故《井》之彖犹多戒辞。至于能养贤,则与之食天禄、治天职,而所以养民者在是矣,故其辞直曰‘元亨’,与《大有》同。”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新译】鼎卦初六:安放固定鼎之后,是否利于外出,结果不仅得了一个奴仆而且还得了一个小奴仆,没有灾咎。

【新注】颠趾:帛书作“填止”,安放固定。填,同“置”,安放。《汉书·禹贡传》:“以填后宫。”颜师古《注》:“此填字读与置同。”止,定也。鼎填止,将鼎安放固定。

【新解】《周易折中》案:“《易》例:初六应九四,无亨吉之义。盖以初六乃材德之卑,应四有援上之嫌,故于义无可取者,其动于应而凶咎者则有之矣。‘鸣豫’‘咸拇’之类是也。惟《晋》有上进之义,《萃》有萃上之义,《鼎》有得养之义。此三者,则初六、九四之应,容有取焉。然《晋》初则‘晋如摧如’,《萃》初则‘乃乱乃萃’,盖主于在下者之求进求萃而言,则居卑处初,未能自达者宜也。惟《鼎》之义,主于上之养下。上之养下也,大贤固养之矣,及其使人也器之,薄材微品,所不遗焉。”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新译】鼎卦九二:鼎中有食,我的矛饰有毛病吗?有毛病的矛饰是不能同鼎食一同祭祀的,我的矛饰没有毛病,因为我已经按照礼节的规定将其装饰好了,因此我可以参加一同祭祀,是以吉善祥和。

【新注】鼎有实:鼎中有食品,故实而不虚。仇:帛书作“”。(qiú),矛饰也。字书无“”字,有“”字,《集韵》“”音求,疑“”即“”字。《玉篇》:“,矛饰也。”求,皮衣也,戈上之衣是为,矛饰之意分明。我能即:即,帛书作“节”。我能节,我能够按照礼节的要求将矛饰装饰好,因此我无疾。

【新解】胡炳文说:“《鼎》诸爻与《井》相似。《井》以阳刚为泉,《鼎》以阳刚为实。《井》二无应,故其功终不上行。《鼎》二有应,而能以刚中自守,故吉。”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新译】鼎卦九三:在鼎耳上刻上刻工姓名,考察到他的行为有否塞不致功的地方,不给他吃美味佳肴,以表示惩罚。斯人通过这种大惩罚以后则洗心革面改过自新,最后终得吉善祥和。

【新注】鼎耳革:帛书作“鼎耳勒”。勒,刻。《礼记·月令》:“物勒工名,以考其诚。”郑玄《注》:“勒,刻也。刻工姓名于其器,以察其信,知其不功致。”塞:否塞,阻碍。引申为不好的行为。雉膏:佳肴美味。郑玄《注》:“雉膏,食之美也。”方雨:大雨。方,大。一说“方雨,且将雨也”。

【新解】胡炳文说:“《井》《鼎》九三,皆居下而未为时用。《井》三如清洁之泉而不见食,《鼎》三如鼎中有雉膏而不得以为人食。然君子能为可食,不能使人必食。六五鼎耳,三与五不相遇。如鼎耳方变革而不可举移,故其行不通。然五文明之主,三上承文明之腴,以刚正自守,五终当求之,方且如阴阳和而为雨,始虽有不遇之悔,终当有相遇之吉。《井》三所谓‘王明并受其福’者,亦犹是也。”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新译】鼎卦九四:鼎折而断足,倒了王公大人的食品,罪该万死,诛于屋下,问筮得凶险之占。

【新注】覆公餗(sù):倒掉了王公大人的粥(食品)。其形渥:帛书作“其刑屋”。其刑屋,使用的刑罚是屋诛之刑。屋诛之刑,其说有二。一,以为古代指贵族在屋下受刑,以别于平民在市上受罚。《汉书·叙传(下)》:“底鼎臣。”颜师古注引服虔说:“底,致也。《周礼》有屋诛,诛大臣于屋下,不露也。”二,以为屋诛之刑为夷三族。《周礼·秋官·司烜氏》:“军旅修火禁,邦若屋诛,则为明竁(cuì)焉。”郑玄引郑司农云:“屋诛谓夷三族,无亲属收葬者,故为葬之也。三夫为屋,一家田为一夫,以此知三家也。”

【新解】朱熹说:“晁氏曰:形渥,诸本作‘刑剧’,谓重刑也。今从之。九四居上,任重者也,而下应初六之阴,不胜其任矣。故其象如此,而其占凶也。”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新译】鼎卦六五:用黄铜铸成的鼎耳朵,配上镀金的黄铜抬鼎横杠,真是漂亮极了,象征先义后利、贞固公正。

【新注】黄耳:铜耳。金铉(xuàn):镀金的铜铉。铉,抬鼎的横杠。

【新解】新的美鼎不仅象征新的领导权力,而且象征新的领导人先义后利、贞固公正等美德。胡一桂说:“铉所以举鼎者也,必在耳上,方可贯耳,九二在下,势不可用,或说为优。然上九又自谓玉铉者,金象以九爻取,玉象以爻位刚柔相济取。”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新译】鼎卦上九:用嵌玉的横杠抬鼎非常美好。象征特别吉善祥和,无所不利。

【新注】鼎玉铉:用嵌玉之横杠抬鼎。

【新解】追梦造福需要鼎新,鼎新之后就能特别吉善祥和,无所不利。《周易折中》案:“此卦与《大有》,只争初六一爻耳,余爻皆同也。《大有》之彖辞直曰‘元亨’,他卦所无也;惟《鼎》亦曰‘元亨’。《大有》上爻曰‘吉无不利’,他爻所无也,《鼎》上爻亦曰‘大吉无不利’。以其皆为尚贤之卦故也。上九刚德为贤,六五尊而尚之,是尚贤也。在他卦有此象者,如《贲》《大畜》《颐》之类,其义皆善,其《彖传》亦多发尚贤、养贤之义,然以卦义言之,则《大有》与《鼎》独为盛也。卦义之盛,重于此两爻之相得,故‘吉无不利’,皆于上爻见之,即彖所谓‘元亨’者也。又《易》中《大象》言天命者,亦惟此两卦,一曰‘顺天休命’,一曰‘正位凝命’。《书》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故退不肖而进贤者,天之命也。《大有》以遏恶扬善为顺天,此则推本于正位以凝命。所谓‘君正莫不正’者,用能协上下,以承天体也。”丘富国说:“初为‘足’,故曰‘颠趾’;二、三、四为‘腹’,故曰‘有实’,曰‘雉膏’,曰‘公餗’;五为‘耳’,故曰‘黄耳’;上为‘铉’,故曰‘玉铉’。此岂非全鼎之象乎?然初曰‘趾’,四亦曰‘足’者,以四应乎初,而四之足即初也。上曰‘铉’,而五亦曰‘铉’者,以五附乎上,五之铉即上也。五曰‘耳’,而三亦曰‘耳’者,则以三无应乎五,而有鼎耳革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