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坎(水)上 兑(泽)下

节:亨。苦节,不可贞。
【新译】节卦卦辞:节约,美德亨通。以节约为苦,不可能恪守贞固公正美德。
【新注】节:卦名。节约。《周易音义》:“节,止也。明礼有制度之名。一云分段支节之义。”苦节:以节约为苦。
【新解】孔颖达说:“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之义。制事有节,其道乃亨。故曰‘节亨’。节须得中。为节过苦,伤于刻薄,物所不堪,不可复正。故曰‘苦节不可贞’也。”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新译】节卦初九:不出门远行,闲居家中。问筮得没有灾咎之占。
【新注】不出户庭:户庭,帛书作“户牖”。不出户牖,关闭门窗坐在家里。
【新解】徐在汉说:“《坎》变下一画为《兑》,象止《坎》下流。户以节人之出入,泽以节水之出入。初‘不出户庭’,以极其慎密为不出,此其所以无咎。”
九二:不出门庭。凶。
【新译】节卦九二:居于朝中。问筮得凶咎之占。
【新注】门庭:庭,帛书作“廷”。《说文解字》:“廷,朝中也。”“庭,宫中也。从广廷声。”廷、庭,古音同。门廷,住宅区域内。古代人们出门行事之前必问筮抉择。
【新解】《周易折中》案:“节卦六爻,皆以泽、水二体取义。泽者止、水者行。《节》虽以止为义,然必可以通行而不穷,乃为节之亨也。初、二两爻,一在泽底,一在泽中。在泽底者,水之方潴(zhū,积水的地方),不出宜也。在泽中则当有蓄泄之道,不可闭塞而不出也。《兑》本《坎》体,中爻其主也,有《坎》之德可以流行,而变《兑》则为下流之塞,二适当之。故六爻之失时,未有如二者也。时应塞而塞,则为慎密不出,虽足不窥户可也。时不应塞而塞,则为绝物自废,所谓出门同人者安在哉!”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新译】节卦六三:不节约,就要嗟叹不已。问筮却得到没有灾难的占断。
【新注】不节若:不节约。若,语尾词。则嗟若:就嗟叹。
【新解】朱熹说:“阴柔而不中正,以当节时,非能节者。故其象占如此。”
六四:安节,亨。
【新译】节卦六四:安于节约,美德亨通。
【新注】安节:安于节约。
【新解】朱熹说:“柔顺得正,上承九五,自然有节者也。故其象占如此。”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新译】节卦九五:甘于节约,吉善祥和,往而有奖赏。
【新注】甘节:甘于节约。尚:通“赏”。
【新解】《周易折中》案:“水之止者苦,积泽为卤是也。其流者甘,山下出泉是也。五为《坎》主,水之源也。在《井》为‘冽’,取其不泥也,在《节》为‘甘’,取其不苦也。”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新译】节卦上六:以节约为苦,则贞固公正美德受到损害。悔恨死亡。
【新注】贞凶:贞固公正美德受到损害。凶,损害。
【新解】丘富国说:“《彖传》‘当位以节’,故《节》之六爻,以当位为善,不当位为不善。若以两爻相比者观之,则又各相比而相反。初与二比,初‘不出户庭’则‘无咎’。二‘不出门庭’则‘凶’,二反乎初者也。三与四比,四柔得正则为‘安节’,三柔不正则为‘不节’,三反乎四者也。五与上比,五得中则为‘节’之‘甘’,上过中则为‘节’之‘苦’,上反乎五者也。”陆振奇说:“观下卦通塞二字,上卦甘苦二字,可以知节道矣。通处味甘,塞处味苦。塞极必贵,故三受焉。甘失反苦,故上受焉。”《周易折中》案:“下卦为泽为止,故初、二皆曰‘不出’。三则泽之止而溢也。上卦为水为流,故四曰安而五曰甘,上则水之流而竭也。通塞甘苦,皆从泽水取义。陆氏之说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