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 坤(地)上 坎(水)下

师:贞,丈人吉,无咎。
【新译】师卦卦辞:行师打仗,部队贞固公正,首长(将帅)吉善祥和老成稳重,便没有灾害。
【新注】师: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之一,二千五百人为师。《彖》:“师,众也。”丈人:大人。帛书作“大人”。大人,德高望重有地位的人。此盖为率领部队的军事首长。
【新解】行军打仗,部队需要贞固公正(军纪严明),首长(将帅)需要吉善祥和老成稳重,才能打胜仗,才能免除灾害。朱熹说:“师,兵众也。下坎上坤,坎险坤顺,坎水坤地。古者寓兵于农,伏至险于大顺,藏不测于至静之中.又卦惟九二一阳居下卦之中,为将之象;上下五阴顺而从之,为众之象。九二以刚居下而用事,六五以柔居上而任之,为人君命将出师之象。故其卦之名曰师。丈人,长老之称。用师之道,利于得正,而任老成之人,乃得吉而无咎。戒占者亦必如是也。”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新译】师卦初六:出兵作战,部队必须步伐整齐、纪律严明,如果军纪涣散,就不能打胜仗,就会有凶险。
【新注】师出:出师。律:纪律。师出以律,出兵作战,军纪必须严明。否臧:不善。失律。军纪涣散。臧,善。凶,凶险。《象》:“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新解】严格的军纪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古人深刻认识到了严守军纪的重要性。李鼎祚说:“初六以阴居阳,履失其位。位既匪正,虽令不从。以斯行师,失律者也。凡首率师,出必以律,若不以律,虽臧亦凶。故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程颐说:“初,师之始也。故言出师之义及行师之道。在邦国兴师而言,合义理则是以律法也,谓以禁乱诛暴而动,苟动不以义,则虽善亦凶道也。善,谓克胜。凶,谓殃民害义也。在行师而言,律,谓号令节制。行师之道,以号令节制为本,所以统制于众。不以律则虽善亦凶,虽使胜捷,犹凶道也。制师无法,幸而不败且胜者,时有之矣。圣人之所戒也。”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新译】师卦九二:在军中必须纪律严明,只有纪律严明的军队,才能吉善祥和没有灾咎。王三次下达命令要求“师出以律”。
【新注】在师中:在军中。锡:读作“赐”。《音义》:“锡,星历反。徐音赐。郑本作赐。”
【新解】师卦六爻,五阴一阳,一阳爻居于下卦之中,九二阳刚上应于六五。从卦象上说,“在师中”谓九二爻在师卦下体之中。从战争的角度来解读,“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谓九二居于坎险之中,由于主帅刚强血性骁勇善战,吉善祥和,虽处危厉境地,却没有灾咎。因而受到君王的再三嘉奖。如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指挥城区防御战的第六十二集团军司令朱可夫将军。《象》:“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九家易》:“虽当为王,尚在师中,为天所宠,事克功成,故‘吉,无咎’。二非其位,盖谓武王受命而未即位也。受命为王,定天下以师,故曰‘在师中,吉’。”荀爽说:“王谓二也。三者,阳德盛也。德纯道盛,故能上居王位,而行锡命,群阴归之,故曰‘王三锡命,怀万邦也’。”李鼎祚案:“二互体《震》,《震》木数三,‘王三锡命’之象。《周礼》云:‘一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是其义也。”程颐说:“居下而专制其事,惟在师则可。自古命将,阃(kǔn,门坎)外之事得专制之。在师专制而得中道,故吉而无咎。盖恃专则失为下之道,不专则无成功之理,故得中为吉。凡师之道,威和并至则吉也。既处之尽其善,则能成功而安天下,故王锡宠命至于三也。凡事至于三者,极也。六五在上,既专倚任,复厚其宠数。盖礼不称,则威不重而下不信也。他卦九二为六五所任者有矣,惟《师》专主其事,而为众阴所归,故其义最大。人臣之道,于事无所敢专,唯阃外之事则专制之,虽制之在己,然因师之力而能致者,皆君所与而职当为也。”朱熹说:“九二在下,为众阴所归,而有刚中之德。上应于五,而为所宠任,故其象占如此。”孔颖达说:“承上之宠,为师之主,任大役重,无功则凶,故‘吉’乃‘无咎’。‘王三锡命’者,以其有功,故王三加锡命。”
六三:师或舆尸,凶。
【新译】师卦六三:战车载着死难军士的尸体,军队打了败仗。
【新注】尸: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在古代,除了对自然现象崇拜外,还相信人死灵魂在。传说三代祭祀鬼神都立“尸”。“尸”用生人上坐,认为死者依附“尸”来享受供品。《诗经·楚茨》:“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就是送尸的歌辞。)《礼记》:“在床曰尸,在棺曰柩。”此爻“尸”指尸体。
【新解】军纪丧失的部队只能吃败仗,落得“舆尸”凶险结局。王申子说:“三不中不正,以柔居刚,是小人之才弱志刚者,而居二之上,是二为主将,三躐而尸之也。凡任将不专,偏裨擅命,权不出一者,皆舆尸也。军旅何所听命乎?其取败必矣。”
六四:师左次。无咎。
【新译】师卦六四:军队在左边扎营。问筮得到了没有灾害的占断。
【新注】左次:在左边扎营驻军。
【新解】朱熹说:“左次,谓退舍也。阴柔不中,而居阴得正,故其象如此。全师以退,贤于‘六三’远矣,故其占如此。”程颐说:“师之进,以强勇也。四以柔居阴,非能进而克捷者也。知不能进而退,故‘左次’。左次,退舍也,量宜进退,乃所当也,故‘无咎’。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师之常也。”吴澄说:“按兵家尚右,右为前,左为后。故《八阵图》天前冲、地前冲在右,天后冲、地后冲在左。”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新译】师卦六五:田猎(战争)有所收获,利于执善,执善则无灾咎。在战争中长官指挥打仗,副官负责送尸。问筮得凶占。
【新注】田:猎,战争。古代田猎与军事的关系十分密切。从甲骨文中发现,商代后期的田猎和军事活动确是密切不可分的。有时也可以说田猎就是征战,征战也即是田猎。利执言:利于执善行善。言,善。盖谓善待俘虏。长子:犹言长官,系指挥作战的主帅。弟子:有如副官。此盖谓军队负责运尸体的人。
【新解】战争非常悲惨,非常残酷;和平十分宝贵,十分幸福。师卦告诫人们珍惜和平,避免战争。师卦六五爻辞提示人们要善待俘虏。程颐说:“五,君位,兴师之主也。故言兴师任将之道。师之兴,必以蛮夷猾夏,寇贼奸宄,为生民之害,不可怀来,然后奉辞以诛之,若禽兽入于田中,侵害稼穑,于义宜猎取则猎取之。如此而动,乃得无咎。若轻动以毒天下,其咎大矣。”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新译】师卦上六:大君有命令,建国立家不能用小人。
【新注】开国承家:建国立家。周王把奴隶和土地分封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也把奴隶和土地赐给卿大夫,叫作“立家”。小人勿用:开国承家需要德才兼备的君子,而不用无才无德的小人。
【新解】师卦上六爻辞中的大君指的是天子。这条爻辞记录了战争结束之后,天子颁布命令论功行赏,功劳最大的封其为诸侯(开国),功劳大的赏之为卿大夫(承家),小人有功劳则赏之以金帛而不用开国承家。
师卦六爻爻辞所说的各种含义,都从阴阳爻变的变易而立论。例如初六爻所说:“师出以律,否臧凶。”据《九家易》所说:“坎为法律也。”李鼎祚说:“初六以阴居阳,履失其位。位既匪正,虽令不从。以斯行师,失律者也。凡首率师,出必以律,若不以律,虽臧亦凶。故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九二爻的象辞说:“王三锡命,怀万邦也。”李鼎祚说:“二互体《震》,《震》木数三,‘王三锡命’之象。《周礼》云:‘一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是其义也。”六三爻的“师或舆尸,凶”。虞翻说:“坤为尸,坎为车,多眚。同人(师的错卦)离为戈,兵为折。首失位,乘刚无应,尸在车上。故舆尸凶矣。”六四爻的“师左次,无咎”。荀爽说:“左谓二也。阳称左。次,舍也。二与四同功,四承五,五无阳,故呼二。舍于五,四得承之,故无咎。”六五爻的“田有禽,利执言,无咎”。虞翻说:“田谓二,阳称禽。震为言,五失位变之正。艮为执,故‘利执言,无咎’。”荀爽说:“田,猎也。谓二帅师禽五,五利度二之命,执行其言,故无咎也。”“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据虞翻说:“长子谓二,震为长子,在师中,故帅师也。”又说:“弟子谓三,三体坎。坎,震之弟,而乾之子,失位乘阳,逆,故贞凶。”荀爽说:“长子谓九二也。五处中应二,二受任帅师,当上升五。故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宋衷说:“弟子谓六三也。失位乘阳,处非所据,众不听从。师人分北,或败绩死亡,舆尸而还,故曰:‘弟子舆尸。’谓使不当其职也。”上六爻的“大君有命”“开国承家”。虞翻说:“同人乾为大君,巽为有命。”又说:“承,受也,坤为国。二称家。谓变乾为坤,欲令二上居五为比,故开国承家。”荀爽说:“大君谓二,师旅已息,既上居五,当封赏有功,立国命家也。开国封诸侯,承家立大夫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虞翻说:“坤反君道,故乱邦也。”这些关于本卦六爻演变的说法,属于象数易理的见解,可以帮助我们从象数易理的角度理解师卦卦爻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