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 艮(山)上 震(雷)下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新译】颐卦卦辞:颐养之道在于贞固公平,吉善祥和。只观看别人颐养修行而自己却不践行,便是自讨苦吃。
【新注】颐:卦名。颐之本义指下巴,引申为颐养。《释名·释形体》:“颐,养也。动于下,止于上,上下咀物以养人也。”
观颐:只观看别人颐养修行而自己却不践行。自求口实:自讨苦吃。口实,毁弄。《国语·楚语(下)》:“使无以寡君为口实。”韦昭《注》:“口实,毁弄。”
【新解】《朱子语类》:“养须是正则吉。观颐,是观其养德正不正。自求口实,是观其养身正不正。未说到养人处。”林希元说:“人之所养有二:一是养性,一是养身。二者皆不可不正。观其所养之道,如《大学》圣贤之道,正也;异端小道,则不正矣。又必‘自求口实’,如重道义而略口体,正也;急口体而轻道义,则不正矣。皆正则吉,不正则凶。”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新译】颐卦初九:舍弃你自己的灵龟而不问,专门观看我的修养行为。问筮得凶占。
【新注】舍尔灵龟:舍弃你自己的灵龟而不问卜。灵龟,神龟。《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尔雅》有灵龟。神龟、灵龟,即大龟也。
【新解】程颐说:“《蒙》之初六,蒙者也,爻乃主发蒙而言。《颐》之初九,亦假外而言。尔,谓初也。舍尔之灵龟,乃观我而朵颐。我,对尔而设。初之所以朵颐者,四也。然非四谓之也,假设之辞耳。九,阳体刚明,其才智足以养正者也。龟能咽息不食。灵龟,喻其明智,而可以不求养于外也,才虽如是,然以阳居动体,而在颐之时,求颐人所欲也。上应于四,不能自守,志在上行,说所欲而朵颐者也。心既动,则其自失必矣。”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新译】颐卦六二:下巴痉挛连及颈、背,拖着病体前往征伐没有好处。
【新注】颠颐:下巴上下振荡。颠,颠播,上下振荡。拂经于丘:帛书作“拂经于北”。拂经于北,(下巴痉挛)连及颈与背。经,借为“颈”。《周易述义》:“经,颈也。”于,借为“与”。《经传释词》:“于,犹越也;与也;连及之词。”王季刚说:“此于即与之借,越亦与之借。”北,古背字。
【新解】项安世说:“二、五,得位、得中,而不能自养,反由颐于无位之爻,与常经相悖,故皆为拂经。上体《艮》,故为于丘。”黄干说:“《颐》之六爻,只是‘颠拂’二字,求养于下则为‘颠’,求养于上则为‘拂’。六二比初而求上,故‘颠颐’当为句,‘拂经于丘颐’为句,‘征凶’则其占辞也。六三‘拂颐’虽与上为正应,然是求于上以养己,故凶。六四‘颠颐’,固与初为正应,然是赖初之养以养人,故虽颠而吉。六五‘拂经’,是比于上,然是赖上九之养以养人,所以居贞而亦吉。”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新译】颐卦六三:病扩散到下巴。问筮得占为:不好,十年之内,不能打仗,因为战争带给人类的只是灾难,而不会带给人类任何好处。
【新注】贞:问筮。
【新解】朱熹说:“阴柔不中正,似处动极,拂于颐矣。既拂于颐,虽正亦凶。故其象占如此。”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新译】颐卦六四:下巴振荡。问筮得到吉善祥和之占。虎视深远,其动作迅疾。问筮得没有灾害之占。
【新注】虎视眈眈:帛书作“虎视沈沈”。虎视沈沈,虎视深远貌。沈沈,深远貌。《集韵》:“沈沈,深远貌。”其欲逐逐:帛书作“其容笛笛”。其容笛笛,虎的动作迅疾。容,借为“动”也。笛笛,迅疾貌。
【新解】林希元说:“苟下贤之心不专,则贤者不乐告以善道;求益之心不继,则才有所得而遽自足。”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新译】颐卦六五:病情严重。居家贞固公平,吉善祥和。但不可外出渡大河。
【新注】拂经:当是“拂经于北”的省略,形容病情严重。
【新解】程颐说:“六五颐之时居君位,养天下者也。然其阴柔之质,才不足以养天下,上有刚阳之贤,故顺从之,赖其养己以济天下。君者,养人者也,反赖人之养,是违拂于经常。既以己之不足,而顺从于贤师傅。上,师傅之位也。必居守贞固,笃于委信,则能辅翼其身,泽及天下,故吉也。”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新译】颐卦上九:由于修养得好,虽然有些困难,终归吉善祥和,利于横渡大河。
【新注】由颐:由于修养得好。
【新解】追梦造福需要有美好的道德修养。自我修养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必然取得“吉,利涉大川”的效果。李舜臣说:“《豫》九四曰‘由豫’者,即‘由颐’之谓也。‘由豫’在四,犹下于五也。而已有可疑之迹。由颐在上,则过中而嫌于不安,故厉。”吴慎说:“养之为道,以养人为公,养己为私。自养之道,以养德为大,养体为小。《艮》三爻皆养人者,《震》三爻皆养己者。初九、六二、六三,皆自养口体,私而小者也。六四、六五、上九,皆养其德以养人,公而大者也。公而大者,吉,得颐之正也;私而小者,凶,失颐之贞也。可不观颐而自求其正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