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 坤(地)上 巽(风)下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新译】升卦卦辞:征集兵员非常顺利,美善开始,美善亨通,以此拜见大人。南征而没有流血,吉善祥和。
【新注】升:卦名。帛书卦爻辞均作“登”。登,征集兵员。“登”字习见于贡纳卜辞和战争卜辞。如“登大甲牛”“登羊三百”“登人三千乎伐土方”“今载王人五千征土方”“登马氏知方”。罗琨指出:“共是致送,贡纳;登,
是征集。”卜辞有“
众人”,也有“
人”和“登人”等,多达数百余条,大部分都和战争有关,为征集兵员的意思。武丁时期用“共”和“登”,是征集众人进行军事活动的用语。登又为器皿。《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勿恤:帛书作“勿血”。勿血,不流血。
【新解】程颐说:“升者,进而上也。升进则有亨义,而以卦才之善,故‘元亨’也。用此道以见大人,不假忧恤,前进则吉也。南征,前进也。”《周易折中》案:“卦直言‘元亨’而无他辞者,《大有》《鼎》也。虽有他辞而非戒辞者,《升》也。历选《易》卦,惟此三者。盖《大有》与《比》相似,然所比者,阴也,民也;所有者,阳也,贤也。《鼎》与《井》相似,然往来井井者,民也;大烹以养者,贤也。《升》与《渐》相似,然渐者,贤之有所需待而进者也;升者,贤之无所阻碍而登者也。《易》道莫大于尚贤,而贤人得时之卦,莫盛于此三者,故其彖皆曰‘元亨’而无戒辞也。不曰‘利见大人’而曰‘用见’。”
初六:允升,大吉。
【新译】升卦初六:不断地征集兵员,拥有足够的后备军队是保证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特别吉善祥和。
【新注】允升:帛书作“允登”。允登,继续不断地征集兵员。允,继续。《尔雅·释诂》:“允,继也。”《汉书集注》引应劭说:“允,继也。”《说文解字》:“允,子孙相承续也。”
【新解】何楷说:“初六《巽》主居下,犹木之根也,而得地气以滋之,其升也允矣。所以为《升》者,《巽》也;所以为《巽》者,初也。大吉孰如之。”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新译】升卦九二:恪守诚信就利于春祭,没有灾咎。
【新注】孚:诚信。檎(yuè):春祭。
【新解】张清子说:“《萃》六二以中虚为‘孚’,而与九五应;《升》九二以中实为‘孚’,而与六五应。二爻虚实虽殊,其‘孚’则一也。‘孚’则虽‘用’而亦利。故二爻皆曰‘孚乃利用禴’。《彖》言‘刚中而应’,指此爻也。”
九三:升虚邑。
【新译】升卦九三:征集祭品于殷墟准备大的祭祀。(这大概是商代的筮辞。)
【新注】虚邑:盖即殷墟,殷都。《左传·桓公十二年》:“会宋公于虚。”《注》以虚为宋地。盖《左传》所识之虚即为殷墟。《竹书纪年》:“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墟。”(或以为虚非殷都,乃殷之祭祀基地祭场陵园。)
【新解】升卦九三爻辞可能是商代的筮辞。《周易折中》案:“诸爻皆有吉利之占,三独无之。则‘升虚邑’者,但言其勇于进而无所疑畏耳。方升之时,故无凶咎之辞。然终不如二、五之中,初、四之顺也。九三过刚,与‘柔以时升’义反,故其辞非尽善。”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新译】升卦六四:王在岐山举行祭祀大典,吉善祥和,没有灾咎。
【新注】王:或以为太王,或以为文王。朱骏声说:“太王在歧,直曰岐山;武王在镐,故曰西山。”用亨:用享,施行祭祀。亨,享。《周易音义》:“亨,许庚反,通也。马、郑、陆、王肃:许两反。马云:祭也。郑云:献也。”岐山:岐出之山,两峰如天柱,在雍州境南冀州之望。《诗》所云“天作高山”者也(朱骏声说)。
【新解】《周易折中》案:“卦义柔以时升。六四,初交上体,又位在《巽》《坤》之间,有‘南征’之象。迫近尊位有‘见大人’之义,是爻之合于卦义也。在己者,用之以见大人则吉;为大人者,用之以享神明则宜。与《随》上之义同,皆言王用此人以享于山川也。不曰西山而曰岐山,避彖辞‘南征’之文。先儒或言岐山在周西南。”
六五:贞,吉,升阶。
【新译】升卦六五:贞固公正,吉善祥和,道德修养迈上新台阶。
【新注】升阶:帛书作“登阶”。登阶,登上新台阶。
【新解】追梦造福道德修养必须一步一个新台阶,才能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造就自我,实现梦想。《周易折中》案:“《升》至五而极,居《坤》地之中,亦有‘南征’之象焉。乃卦之主也。不取君象,但为臣位之极者,与《晋》《渐》之五同也。‘升阶’,须从李氏、熊氏之说。盖古者宾主三揖三让而后升阶。将上堂矣,而犹退逊如此。以况君子始终之进以礼者也。《升》《晋》之所以必贵于柔顺者以此。‘升阶’之戒,不在‘贞’字之外,乃发明‘贞吉’之意尔。”李元量说:“‘贞吉升阶’,升而有序,故以阶言之。谓宾主以揖逊而升者也。”熊良辅说:“以顺而升,如历阶然。”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新译】升卦上六:默默地提升自我,利于永远恪守贞固公正等美德。
【新注】冥升:默默地提升。冥,夜。引申为默默。不息:不停。引申为永远。
【新解】《周易折中》案:“‘冥升’与‘晋其角’之义同,皆进而不能退者也。以其刚也,故曰‘角’。以其柔也,故曰‘冥’。‘利于不息之贞’,其戒亦与‘维用伐邑’之义同。皆勤于自治,不敢以盛满自居者也。以其刚也,故曰‘伐邑’。以其柔也,故曰‘不息之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