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坎(水)上 巽(风)下

48.井   坎(水)上 巽(风)下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新译】井卦卦辞:改邑而井不改,井不增不减,人们往来于井中取水。井水干涸时则无水可取;用土瓶子也打不上水,因而凶险。

【新注】井:卦名。水井,井田,陷阱。《周易音义》:“井,精领反。《杂卦》云:通也。《彖》云:养而不穷。《周书》云:黄帝穿井。《世本》云:化益作井。宋衷云:化益,伯益也,尧臣。《广雅》云:井,深也。郑云:井,法也。《字林》作:井,子挺反。周云:井以不变更为义。师说:井以清洁为义。”饮用的井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朱熹说:“‘井’者,穴地出水之处。以《巽》木入乎《坎》水之下,而上出其水,故为‘井’。”干宝说:“水,殷德也。木,周德也。夫井,德之地也,所以养民性命而清洁之主者也。”邑:城邑,城市,乡镇。汔(qì):干涸。至亦未繘(jú)井:人们来到井边而没有水汲取。繘,汲水的绳子。帛书作“汲”。羸(léi):瘦弱。帛书作“累”(lěi),绳索。瓶:帛书前多一“刑”字。刑瓶,即瓶子的模型。刑,通“型”。型,模也。凡铸式以土曰型、木曰模、金曰范。凡烧制而成之器皿统称瓦货。刑瓶,盖未烧制前之瓶型。用绳索套住瓶型汲水自然徒劳无益,不仅汲不了水,而且瓶型入水即刻散作泥块,故曰凶。

【新解】井水是人们饮用水的重要资源之一。我们的先人认识到了井的重要性。天然饮用水井的位置是不变的,故“改邑不改井”。《彖》:“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来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郑玄说:“《坎》,水也。《巽》,木,桔槔(gāo)也,互体《离》《兑》。《离》外坚中虚,瓶也。《兑》为暗泽,泉口也。言桔槔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井之象也。井以汲人,水无空竭,犹人君以政教养天下,惠泽无穷也。”李镜池说:“这是说一个邑主,大概由于搞得不好,不得人心,被调走了,调到另一个邑去。两个邑的井田数目没有变。对这个邑主来说,无失也无得。在调换中还是秩序井然,没有发生什么混乱的现象。可是他原来统治的那个旧邑,水井已经干涸淤塞而又不挖不淘,甚至连吊水瓶也打破了,糟得很!无怪乎他在那里呆不下去了。”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新译】井卦初六:泥水喝不得,陈旧的陷阱捕不到野兽。

【新注】禽(qín):古代是鸟兽的总名。又同“擒”,捕捉。

【新解】这是生产和生活经验。一是生活饮水经验,告诫人们不要喝脏水。“井泥不食”,井,井水。二是告诉人们已经坏了的陷阱捕不到野兽,应该另挖新的陷阱,方能捕得野兽。“旧井无禽”之“井”,通“阱”。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新译】井卦九二:井旁边的水沟里的小鱼,只需要破网片即可以捕捞到手,甚至没有鱼网也可以捉到。

【新注】谷(gǔ):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夹道。帛书作“渎”。渎(dú),小沟,小渠。射鲋:射鱼。瓮敝漏:帛书作“唯敝句”。唯敝句,只要破网。敝句,敝笱。《诗》有《敝笱》一篇。

【新解】《周易折中》案:“井谷者,井中出水之穴窍也。井能出水,则非泥井也。而其功反足以射鲋者,上无汲引之人,如瓶瓮之敝漏然,则不能自济于人用也决矣。在卦则以井喻政,以汲之者喻行政之人;在爻则下体以井喻材德之士,汲之者喻进用之君;上体以井喻德位之君,汲之者喻被泽之众。三义相因,而取喻不同。”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新译】井卦九三:我把井遮盖起来了,因为我正在祭祀先王,(你们)何必急急忙忙来汲水呢?先公先王神明,我们祭祀了祖先,祖先在天之灵会给我们大家带来幸福的。

【新注】渫(xiè):淘除,散发。帛书作“泄”,遮拦,遮盖。为我心恻:帛书作“心塞”。为我心塞(sài),因为我正在祭祀先王。塞,同“赛”,酬神祭。《汉书·郊祀志(上)》:“冬塞祷祠。”颜师古《注》:“塞,谓报其所祈也。”可用汲(jí):何必匆匆忙忙汲水呢?因为我把井遮盖起来正在酬祭先王呀。可,通“何”。汲,引水于井。《周易音义》音“急”。王明:先公先王神明。或谓天子之圣明。并受其福:祭祀者同邑人都受先公先王荫庇之福。

【新解】蔡清说:“‘为我心恻’,‘我’指旁人,所谓行恻也,非谓九三自恻也。‘可用汲’,带连王明并受其福,皆恻之之辞也。”《周易折中》案:“不曰‘明王’而曰‘王明’,乃恻者祈祷之辞,言王若明,则吾侪并受其福矣。”

六四:井甃。无咎。

【新译】井卦六四:井架顶部没有损坏。问筮得“无咎”之占。

【新注】甃(zhòu):井壁,用砖砌(井、池子等)。帛书作“椒”(jiāo),椒,巅,盖,顶。《文选·月赋》:“菊散芳于山椒。”《注》:“山椒,山顶也。”准此知“井椒”即“井顶”。

【新解】丘富国说:“三在内卦,渫井内以致其洁;四在外卦,甃井外以御其污。盖不渫则污者不洁,不甃则洁者易污。”

九五:井冽寒泉食。

【新译】井卦九五:井口通风良好,井水清凉可口。

【新注】冽(liè):(水,酒等)清洁。帛书作“戾”(lì),戾,干燥通风。《礼记·祭义》:“风戾以食之。”《释文》:“戾,燥也。”井戾,水井干燥通风。寒泉食:井水清凉可口。

【新解】程颐说:“五以阳刚中正居尊位,其才其德,尽善尽美。”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新译】井卦上六:坏井已经修治好了,井口也缩小了,又恢复了井所应有的功用,井口也不用遮盖起来。有诚信就能获得美善大吉。

【新注】井收:井通过祭祀修治井口收缩了。收,收缩。勿幕:不用遮盖起来。《周易音义》:“勿幕,音莫,覆也。干本,‘勿’作‘网’。”

【新解】有诚信就能获得美善大吉。这是井卦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追梦造福必须恪守诚信道德原则。否则就无法实现理想,造福子孙。《周易折中》案:“‘勿幕’,谓取之无禁,所谓‘往来井井’者也。‘有孚’,谓有源不穷,所谓‘无丧无得’者也。此爻得全卦之义者,《巽》乎水而上水,至此爻则上之极也。”李过说:“初‘井泥’,二‘井谷’,皆废井也。三‘井渫’,则渫初之泥;四‘井甃’,则甃二之谷。既渫且甃,井道全矣。故五‘井冽’而‘泉寒’,上‘井收’而‘勿幕’,功始及物,而井道大成矣。”丘富国说:“先儒以三阳为泉,三阴为井,阳实阴虚之象也。九二言‘井谷射鲋’,九三言‘井渫不食’,九五言‘井冽寒泉’。曰射,曰渫,曰冽,非泉之象乎?初六言‘井泥不食’,非井之象乎?以卦序而言,则二之射,始达之泉也;三之渫,已洁之泉也;五之冽,则可食之泉矣。初之泥,方掘之井也;四之甃,已修之井也;上之收,则已汲之井矣。又以二爻为一例,则初、二皆在井下,不见于用;故初为泥而二为谷;三、四皆在井中,将见于用,故三为渫而四为甃;五、上皆在井上,而已见于用矣,故五言食而上言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