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 兑(泽)上 兑(泽)下

兑:亨,利,贞。
【新译】兑卦卦辞:兑现承诺,自觉践行美德亨通、先义后利、贞固公正等核心价值观。
【新注】兑:卦名。兑现承诺。
【新解】前人都用喜悦训“兑”字。帛书作“夺”。夺,义为得而失之,得而失之怎么能够喜悦呢?因此,将“夺”改为“兑”(兑现承诺)反映了编辑卦爻辞的作者的道德要求。焦竑说:“人有喜说,必见而在外,盖阳假阴之和柔以为用,喜说非由于阴也。故二阴一阳则阳为之主,二阳一阴则阴非为主,但为阳之用耳。”
初九:和兑,吉。
【新译】兑卦初九:和谐兑现承诺,吉善祥和。
【新注】和兑:和谐兑现承诺。
【新解】兑卦初九爻辞“和兑吉”反映了编辑卦爻辞的作者追求和谐兑现承诺、吉善祥和太平幸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践行。赵玉泉说:“阳刚则无邪媚之嫌,居下则无上求之念,无应又无私系之累,其说(悦)也不谄不渎,中节而无乖戾,和兑之象。如是则说(悦)得其正矣。”
九二:孚兑,吉,悔亡。
【新译】兑卦九二:诚信兑现,吉善祥和,悔恨消失。
【新注】孚兑:诚信兑现。孚,诚信。
【新解】追梦造福需要诚信。故兑卦九二爻辞告诫人们要兑现承诺恪守诚信。龚焕说:“九二阳刚得中,当说之时,以孚信为说者也。己以孚信为说,人不得妄说之,所以吉也。”
六三:来兑,凶。
【新译】兑卦六三:不及时兑现诚信,等待将来才兑现,为期过晚,故有危险。
【新注】来兑:将来兑现。
【新解】朱熹说:“阴柔不中正,为《兑》之主,上无所应,而反来就二阳以求说,凶之道也。”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新译】兑卦九四:商量兑现诚信之事尚未确定,但这是小问题,没有关系,只要能够兑现诚信实现承诺就心中喜悦。
【新注】商兑:商量兑现诚信之事。《周易音义》云:“商兑,如字。商,商量也。郑云:隐度也。”未宁:尚未确定。介疾:小问题。
【新解】《周易折中》案:“《易》中‘疾’字皆与‘喜’对。故曰‘无妄之疾,勿乐有喜’。又曰‘损其疾,使遄有喜’。以此爻例之,则‘疾’者谓‘疾病’也,‘喜’者谓‘病去’也。四比于三,故曰‘介疾’,言介于邪害之间也。若安而溺焉,则其为鸩毒大矣。惟能商度所说,而不以可说者为安,则虽介疾而有喜矣。《论语》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其‘商兑’之谓乎?”
九五:孚于剥,有厉。
【新译】兑卦九五:诚信受到损害,就会出现信任危机。
【新注】孚于剥:诚信受到损害。有厉:有信任危机。跟“有喜”对文。
【新解】追梦造福不能出现诚信危机,出现信任危机就会影响前进的速度。《周易折中》案:“《易》中凡言‘厉’者,皆兼内外而言。盖事可危而吾危之也。《履》五爻及此爻,皆以刚中正居尊位,而有厉辞。夫子又皆以位正当释之,是其危也。以刚中正故能危也。履卦有危惧之义,而九五居尊,所谓履帝位而不疾者,故能因‘夬履’而常危。《兑》有说义,九五居尊,又比上六,故亦因‘孚于剥’而心有危也。此‘有厉’与《夬》(当作《履》)‘有厉’正同。皆以九五比近上六。所谓‘其危乃光’者也。”
上六:引兑。
【新译】兑卦上六:引导人们兑现诚信,兑现承诺。
【新注】引:引导。
【新解】诚信需要教育,兑现诚信需要引导。刘牧说:“执德不固,见诱则众,故称‘引兑’。”毛璞说:“所以为《兑》者,三与上也。三为内卦,故曰‘来’。上为外卦,故曰‘引’。”《周易折中》案:“三与上,皆以阴柔为说主。‘来兑’者,物感我而来。《孟子》所谓‘蔽于物’、《乐记》所谓‘感于物而动’者也。‘引兑’者,物引我而去,《孟子》所谓‘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乐记》所谓‘物至而人化物’者也。始于来,终于引。此人心动乎欲之浅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