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  兑(泽)上 坎(水)下

47.困   兑(泽)上 坎(水)下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新译】困卦卦辞:身处艰难困苦之中,依然恪守美善亨通、贞固公正等美德,大人吉善祥和,没有灾咎。有些言语不能轻信。

【新注】困:卦名。困难。有言不信:有些话不能轻信。

【新解】孔颖达说:“困者,穷厄委顿之名,道穷力竭,不能自济,故名为《困》。小人遭困,则穷斯滥矣。君子遇之,则不改其操,处困而不失其自通之道,故曰‘困亨’。处困而能自通,必是履正体大之人。能济于困,然后得吉而无咎,故曰‘贞大人吉无咎’。处困求济,在于正身修德。若巧言饰辞,人所不信,则其道弥穷。故诫之以‘有言不信’也。”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新译】困卦初六:屁股挨了一顿板子之后被关进了监狱,三年尚未释放。

【新注】困于株木:遭受板子、棍子毒打。幽谷:深暗的地方,比作监狱。不觌(dí):不得相见。觌,见。三岁不觌,三年尚未释放出来与亲人相见。

【新解】《周易折中》案:“《诗》云:‘出于幽谷,迁于乔木。’初不能自迁于乔木,而惟坐困株木之下,则有愈入于幽谷而已。阴柔处《困》之最下,故其象如此。在人则卑暗穷陋,而不能自拔者。言‘臀’者,况其坐而不迁也。”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新译】困卦九二:准备好祭祀用的酒食,穿上纯赤色的祭服进行祭祀以迎四方气于郊外。问筮得利用享祀之占。征伐失利,问筮得无咎之占。

【新注】朱:帛书作“絑”。絑(zhū),纯赤色。《说文解字》:“絑,纯赤也。《虞书》丹朱如此。”段玉裁《注》:“凡经传言朱皆作絑,朱其假借字也。朱者,赤心木也。”又云:“丹朱,见《咎繇谟》,许所据壁中古文作丹絑,盖六经之絑,仅见此处。‘朱’行而‘絑’废矣。”绂(fú):即蔽膝。系于祭服,当腹垂下。宗庙之服,冕服谓之芾,他服谓之韠,天子三公九卿朱绂,诸侯赤绂。方:祭名。《诗·小雅·甫田》:“以社以方。”毛《传》:“迎四方气于郊也。”方来,盖祭四方之神以迎四方之气于郊也。

【新解】石介说:“朱绂,祭服。谓可衣朱绂而享宗庙也。征凶,既在险中,何可以行。无咎,以其居阳明之德,可以无咎。”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新译】困卦六三:被困于石,嗣后置身囹圄,放声号哭。继而放归田里,回到家中妻子不见了。问筮得凶占。

【新注】困于石:李镜池说:“石:嘉石。《周礼》大司寇之职,‘以嘉石平罢民。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列)于法而害于州里者,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嘉石树立在朝门左边当众的地方。民之有罪过而又不是十分严重,但又为害于州里的,就叫他担枷坐在那里以耻辱之,然后叫他去劳动或关起来。”据:帛书作“号”。蒺藜:又称“刺蒺藜”,或曰“白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古代监狱周围常种蒺藜以防范犯人越狱。

【新解】朱熹说:“阴柔而不中正,故有此象。而其占则凶。石,指四。蒺藜,指二。宫,谓三。而妻则六也。其义则《系辞》备矣。”《系辞》:“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新译】困卦九四:因为来得缓慢迟到了,所以被软禁起来了。问筮得吝难与有终之占。

【新注】来徐徐:帛书作“来徐”。来徐,来得迟缓,是怠慢不恭的表现。《广雅·释诂》:“徐,缓慢也。”困于金车:限制于囚车之中。金,禁也。

【新解】朱熹说:“初六,九四之正应。九四处位不当,不能济物,而初六方困于下,又为九二所隔,故其象如此。然邪不胜正,故其占虽为可吝,而必有终也。”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新译】困卦九五:在屋梁上安装好副椽,而为祭服所困,慢慢解脱之后,方利于祭祀。

【新注】劓刖(yìyuè):割鼻子,割腿。帛书作“贰椽”。贰椽,副椽。椽,安在梁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木条。《左传·桓公十四年》:“以太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译文据帛书。

【新解】《周易折中》案:“九五不取君象,但取位高而益困者耳。其象与九二同。但二则‘朱绂’方将来,五则高位而已‘困于赤绂’矣。‘乃徐有说’者,五《兑》体,故能从容以处之而有余裕也,‘利用祭祀’之义,亦与二同。”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新译】困卦上六:限制穿粗布衣服,捆缚于副椽之上。自言自语说道:倒霉啊!真倒霉!家中人为之问筮,却得了吉占。

【新注】葛:帛书作“褐”。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古时贫贱人所服。《孟子·滕文公(上)》:“许子衣褐。”赵岐《注》:“褐以毛织之,若今之马衣也。或曰:褐,衣也。一曰:粗布衣也。”因以为贫贱人的代称。《左传·哀公十三年》:“余与褐之父脱之。”杜预《注》:“褐,寒贱之人。”藟:帛书作“累”。累,通“缧”,系也。《左传·成公三年》:“两释累囚,以成其好。”杜预《注》:“累,系也。”臲卼(niè wù):木桩,围在狱外,以防犯人越狱。本指动摇不安,困顿。帛书作“贰椽”。译文据帛书。

【新解】吴慎说:“困非自己致而时势适逢者,则当守其刚中之德,是谓困而不失其所亨也,其道主于贞。若困由己之柔暗而致者,则当变其所为,以免于困也,其道主于悔。学者深察乎此,则处困之道异宜而各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