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  坎(水)上 乾(天)下

5.需   坎(水)上 乾(天)下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新译】需卦卦辞:需要有诚信,光大美善通达,贞固正义,才能吉善祥和,利于横渡大河。

【新注】需:需要。前人释“需”为“等待”“忍耐”。认为“有孚,光亨,贞,吉”是“需之道”,“利涉大川”是“需之效”。有孚:有诚信,守诚信。孚,诚信。《说文解字》:“孚,卵孚也。从爪,从子。一曰:信也。”卵孚,孚卵,孵化。母鸡孵小鸡,母鸟孵小鸟,恒以脚爪伏卵,竭尽全力,使尽全身热能确保按时孵出小鸡、小鸟来。人类亦然,善良的人们千方百计尽心尽力守护诚信、紧紧抓住诚信,决不失信失诚于世人。徐锴《系传》:“鸟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鸟袌,恒以爪反覆其卵也。”《尔雅·释诂上》:“孚,信也。”邢昺《疏》:“谓诚实不欺也。”《说文解字》:“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说文解字》:“诚,信也。从言,成声。”卦爻辞中“孚”字出现四十二次,都训为“诚信”。这充分反映了古人的价值观。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守诚信是华夏儿女世代传承立身处世的命脉,守诚信是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法宝。光亨:光大美善通达。光,明也。《说文解字》:“光,明也。”《诗·齐风·南山有台》:“邦家之光。”毛《传》:“光,明也。”《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引申为光大。贞:贞固公正,公平正义。吉:吉善祥和。吉善祥和是古人追梦造福的目标之一。涉大川:横渡大河。这是古人的梦想。

【新解】为了更好地追梦造福,我们的祖先要求自己必须守诚信,需要光大美善通达,需要贞固正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梦想,才能吉善祥和,才能利于横渡大河。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和阐发《易经》倡导的“需有孚”——守诚信的时代价值,以提高我们诚信友善的自觉性。《朱子语类》:“需者,宁耐之意。以刚遇险,时节如此,只得宁耐以待之。且如涉川者,多以不能宁耐致覆溺之祸。故需卦首言利涉大川。”项安世说:“《需》非终不进也,抱实而遇险,有待而后进也。凡待者,皆以其中有可待之实也。我实有之,但能少待,必有光亨之理;若其无之,何待之有?故曰‘《需》有孚光亨’。光亨者不可以盈,必敬慎以终之。故曰‘贞吉’。信能行此,则其待不虚,其进不溺。故曰‘利涉大川’。‘有孚光亨贞吉’者,需之道也;‘利涉大川’者,需之效也。”程颐说:“夫物之幼稚,必待养而成,养物之所需者饮食也。”“云上于天,有蒸润之象。饮食所以润益于物,故《需》为饮食之道,所以次《蒙》也。”程颐在《序卦》的基础上阐明了人们生存需要的第一需要是饮食需要。历代易学家对需卦的诠释汇集起来可称得上中国需要理论大全。而需卦卦辞特别强调了需要具备核心价值观,这就是需要有诚信。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新译】需卦初九:需要将核心价值观推向郊外更加广泛的范围,才能利于长治久安,才能平安吉祥没有灾咎。

【新注】郊:旷远之地。引申为更加广泛的范围。利用恒:利于长治久安。用,用以。恒,长治久安。无咎:平安吉祥没有灾咎。

【新解】需卦初九爻辞体现了将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推向社会。孔颖达说:“难在于《坎》,初九去难既远,故待于郊。郊者,境上之地,去水远也。‘利用恒,无咎’者,恒,常也。远难待时,以避其害,故宜利保守其常,所以无咎。”梁寅说:“《需》下三爻,以去险远近为吉凶,初以阳处下,最远于险,故为需于郊之象。郊,荒远之地也,而君子安处焉,故云‘利用恒’。”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新译】需卦九二:需要将诚信推广到边远的海岸沙洲地区,即便说得少,只要做得好(固守诚信),必然吉善祥和。

【新注】沙:沙洲。小有言:说得少。小,通“少”。终吉:必然吉善祥和。终,终归,终究,必然。

【新解】古人意识到了推广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不在于说得好,而在于自觉践行,只要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就能终归吉善祥和。孔颖达说:“沙是水旁之地,去水渐近,待时于沙,故难稍近而‘小有言’,但履健居中,以待要会,终得其吉也。”胡炳文说:“‘初’最远《坎》,‘利用恒’乃‘无咎’;‘九二’渐近《坎》,‘小有言’矣。而曰‘终吉’者,‘初九’以刚居刚,恐其躁急,故虽远险,犹有戒辞;‘九二’以刚居柔,宽而得中,故虽近险,而不害其为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新译】需卦九三:需要将诚信推广到渔民,感召海上强盗归顺。

【新注】致寇至:感召海上强盗归顺。致,导致。引申为感召。至,到。引申为归顺。《象传》诠释“需于泥”为“灾在外也”,“致寇至”为“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新解】追梦造福需要守诚信。守诚信能够感天地、动鬼神、致寇至。《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如神。”程颐说:“泥,逼于水也。既进逼于险,当致寇难之至也。三,刚而不中,又居健体之上,有进动之象,故致寇也,苟非敬慎,则致丧败矣。”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新译】需卦六四:需要将诚信推广到半坡居住区,乃至洞穴居住处。

【新注】血:借为“洫”。洫,大水沟。半坡遗址有一条长达三百米,宽、深各五六米的大围沟环绕着居住区。是为了防御野兽的袭扰,用以保护居住区的安全而挖筑的。出自穴:让诚信出自洞穴中的人们。穴,古人居住的洞。从考古发掘的半坡村文化遗址中可以看到,仰韶文化前期,黄河中下游的房屋以半地穴为主。

【新解】让诚信遍布于每一个居住区域,只有人人守诚信、家家户户守诚信,社会才能安全、安宁、稳定、友善、和谐。杨启新说:“刚者能需,柔亦能需。何也?刚柔皆有善恶。刚之需,犹《乾》之健而知险也。柔之需,犹《坤》之简而知阻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新译】需卦九五:需要将诚信贯彻于餐桌上,喝酒吃饭都要践行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酒食诚信,贞固公正,就能吉祥。

【新注】于:往。郑玄笺《诗》:“于以,犹言往以。”

【新解】让诚信、贞固公正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于日常生活之中。程颐说:“五以阳刚居中得正,位乎天位,克尽其道矣。以此而需,何需不获?故宴安酒食以俟之,所须必得也。既得贞正,而所需必遂,可谓吉矣。”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新译】需卦上六:诚信深入人心,进入洞穴居民心中,即便突然出现了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人们以诚信相待,相敬如宾,最后终于吉祥美善。

【新注】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不速,不请。速,聘请。

【新解】需卦上六爻辞告诫人们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之下都要自觉践行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只要自觉践行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就能吉祥美善。胡炳文说:“‘入于穴’,险极而陷之象。‘速’者,主召客之辞。三人,《乾》三阳之象。下三阳非皆与上应也,有‘不速’之象。上柔顺,有‘敬之’之象。上独不言需,险之极无复有需也,外卦险体,二阴皆有穴象。四‘出自穴’,而上则‘入于穴’,何哉?‘六四’柔正能需,犹可出于险,故曰‘出’者,许其将然也。上六柔而当险之终,无复能需,惟入于险而已,故曰‘入’者,言其已然也。然虽已入于险,非意之来,‘敬之终吉’。君子未尝无处险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