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过程设计

三、教学过程设计

(1)介绍兵器。

①剑:越王剑及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动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征战频繁,楚人又以尚武著称,所以兵器在楚国青铜器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有“兵器之王”之称的剑更是屡见不鲜。荆州共出土了5柄越王剑,而且都是相互关联的,分别是越王勾践剑、越王鹿郢剑、越王盲姑剑、越王州勾剑和越王不光剑。越王勾践剑,1965年出土于荆州望山一号楚国贵族墓中,现在这把剑陈列在湖北省博物馆。经批准初试其锋芒,一次可划开20层普通白纸。有文学专家形容它可“吹毫断发,削铁如泥”。越王鹿郢剑,鹿郢是越王勾践的儿子。越王盲姑剑,盲姑是勾践的孙子,是第三代越国国王之剑。越王州勾剑,州勾是勾践的重孙,这是第四代越王所用的宝剑。越王不光剑,是第五代越国国王所用之剑。为什么这么多的越王剑在楚墓出土呢?专家们认为可能是楚国灭越国之后,有大批越国兵器作为战利品流入楚国,但也不排除楚越友好交往时,两国互相馈赠礼品的可能。这些越王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它们有几个共同特点:都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都能保存如此完好,并且铸造精良,纹饰美观,光彩照人。它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刻舟求剑:后人用成语“刻舟求剑”形容墨守成规,不会灵活变通,但是这个典故也反映出楚人对于佩剑的喜爱。

②戈:铜戈及成语故事枕戈待旦(动画)

铜戈:钩杀工具。

枕戈待旦:兵器为枕,以待明天。指时刻警惕,准备作战,连睡觉时也不放松戒备,随时准备着杀敌。形容杀敌报国心切。

③矛:铜矛及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动画)

铜矛:刺杀工具。

自相矛盾:这个故事讽喻了楚国商人的“自相矛盾”,但也反映了楚国兵器铸造业发达,市场流通频繁,同时说明了矛和盾的作用,使楚国的矛与盾家喻户晓。

④戟:铜戟及成语故事亡戟得矛(动画)

铜戟:组合兵器,既可刺也可钩,主要用于在战车上作战。

亡戟得矛: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2)回顾。回顾所学的兵器及成语。

(3)展示。展示兵器模型,分发材料,用橡皮泥做兵器,增强学生对兵器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