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过程设计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主要流程

(1)介绍马山一号墓的基本情况。

(2)引入主题,介绍马山一号墓的丝织品保存情况、丝织种类、刺绣花纹、服装款式等。

(3)重点介绍被誉为“天下第一裤”的凤鸟花卉纹绣红棕绢面绵袴。

(4)为了巩固课堂知识,结合课堂所讲内容,进行知识小问答环节,并送出荆州博物馆精美文创纪念品,提升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性。

(5)互动环节,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了丝绸文物卡片,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对丝绸文物进行填色,或更加完善自己的作品。

(6)课堂最后,与同学们交流本堂课学到的内容,巩固知识,并邀请同学们来荆州博物馆实地参观学习,切实感受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灿烂文化。

3.文物分析思考

凤鸟花卉纹绣红棕绢面绵袴由袴腰和袴腿两部分组成,袴长有116cm,袴腰宽95cm。袴腰用4块白绢拼成,每块长45cm,宽30.5cm,由于年代久远所以颜色有些改变。袴腿所用面料是凤鸟花卉纹绣红棕绢面,填充物为丝绵,袴子既美观又保暖。而左右两条袴腿的裁剪方法相同,每条袴腿由两片组成,一片长61cm,宽50cm,另一片长61cm,宽25cm,中间再用十字形纹针织绦拼缝而成。裤腿上端再缝入一块长12cm、宽10cm的长方形袴裆,较长的边缝在袴腰上,较短的边缝在袴腿上,然后把它折叠成三角形,展开后就呈漏斗状了。这样左右两块裆片刚好相衔接,但又不相连接,这种设计应该是用来遮羞的。袴腿下端的袴脚是用一块长32cm、宽9cm的条纹锦边做成的,同样也是用十字形纹针织绦将两者拼缝起来。但由于袴腿宽大,所以拼缝时对裤腿做了折叠处理,这样看起来就像上粗下细的灯笼裤。而袴子最大的特点是—袴腰与袴腿上部相连,后腰敞开,形成开裆,类似于现在小孩穿的开裆裤,但是臀部、大腿部分并没被袴子包住,这样设计是因为袴子不是外穿的,而是为腿部保暖而设计的贴身穿着的。整件袴子刺绣精美,材质柔软,宽大、舒适又不臃肿,无论是材质还是样式分毫不输当下流行的哈伦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