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竞赛活动

第四节 各类竞赛活动

近年来,荆州博物馆举办了各类围绕馆藏文物开展的系列社会教育活动,并建设了一支热爱文博事业的志愿者队伍。与此同时,小志愿者们也参与了我国大型博物馆竞赛节目《赢在博物馆》活动。

1.“赢在博物馆”

2017年11月17日,央视少儿频道《赢在博物馆》栏目录制在北京正式开始。荆州博物馆5名文物小达人首战告捷,在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小达人的对战中赢得首场比赛

本次活动自8月15日接到栏目组的通知开始,荆州博物馆积极准备,在荆州全市范围内展开了海选、复赛及总决赛,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了5名小达人:方梓熙、陈周越、李欣媛、张枨涨、扶子璠。选拔结束后,荆州博物馆紧锣密鼓开展培训,为小达人们的应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平日里,周末总能见到孩子们在荆州博物馆展厅和办公室跟着博物馆各位老师学习的身影;“国庆节”假期,按照栏目组要求,5名小达人在荆州博物馆社教老师的带领下,远赴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现场学习。经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荆州博物馆5名小达人在11月17日的录制现场,首场主场迎战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比赛现场险象环生,最终赢得胜利,成功进入半决赛。每场比赛由四名选手应战,比赛共分为四个环节:必答题、抢答题、情境表演题、道具关联题。该场比赛围绕荆州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和荆州历史文化展开,栏目组精心设计的比赛环节和内容都十分精彩,不仅能为孩子们和观众们普及知识,也能让孩子们在比赛中全面地展现自己。首场出战的四名选手是方梓熙、扶子璠、陈周越、李欣媛。荆州博物馆的小达人们第一个环节表现欠佳,共12道题答错4题,只得8分,而宝鸡队的选手们稳扎稳打,第一轮获得满分。比赛现场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小选手们的表情也开始严肃起来。根据比赛规则,第二轮抢答题开始之前,对方选手可以选择我方一名选手下场烹茶,不参与第二轮比赛中。对方选手选择了我方小达人扶子璠下场烹茶。这样的情况下,我方只剩方梓熙、陈周越和李欣媛三名选手应战。现场突发状况也让坐在第二现场的指导老师们捏一把汗—小选手陈周越出现眩晕和呕吐症状,录制短时暂停后,陈周越最终克服身体的不适,回到团队中和小伙伴们并肩作战。经过第二轮抢答题环节,双方的比分差距一度拉大到7分。小选手们继续顽强迎战,最终将首场比赛的最终得分差距缩小到仅以1分落后于宝鸡队。19日下午5点,第二场角逐正式拉开帷幕。这次代表荆州队出战的是方梓熙、扶子璠、张枨涨和陈周越。这一场比赛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主场,题目围绕宝鸡的历史文化和博物院的珍贵文物,对作为客场的荆州小选手来说着实难度不小。比赛过程中,孩子们沉着应战,首轮必答题全部答对,打好基础,稳得12分。对方宝鸡队选手在这一环节答错3题,得到9分。而到了第二个抢答题环节,荆州的小选手们误抢及漏抢导致失分,宝鸡队选手们发挥稳定,直接在这一轮将比分追平。比赛陷入胶着,双方比分紧追直赶,第三环节过后,仍然持平。进入赛点,第四环节开始,每队选手回答两组风险题,大屏幕上出现四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珍贵文物,答题形式层层递进,每组3题,第一题1分,第二题2分,第三题3分。答对第一题方能继续作答第二题,答对第二题后小选手可自行选择是否回答第三题。如选择不继续回答,本轮则得3分;如继续作答则有风险。若第三题回答错误,则本环节不得分;若回答正确,则得满分6分。荆州队小选手谨慎选择,第一组题目回答正确,宝鸡队小选手则在风险题中表现失误,失去6分。至此,得分差距拉大至6分,荆州队占据优势领先。第二轮答题,荆州队小选手选题后,稳定回答正确两道题后,果断选择放弃最后一题风险题,保住领先优势,得到3分后,比赛局势已定,荆州队赢得本场比赛的胜利。综合上一场比赛得分,荆州队成功晋级半决赛。

荆州博物馆志愿者参加央视少儿频道《赢在博物馆》节目

比赛结束后,小选手们喜极而泣。本次的比赛确实对小选手们来说难度不小,时间短,任务重,要在完成学校的学习及考试任务的同时兼顾文博知识的学习巩固。另外,我们的对手宝鸡队的小达人们均为初中学生,无论在年龄上、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等方面均占有一定优势。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的辛勤努力和付出以及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的精神,换来了本次《赢在博物馆》首轮比赛的旗开得胜。赢在博物馆,文物活起来。这是小达人们第一次站在央视的大舞台上。他们以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得体的临场表现展现了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无论是他们对家乡文物如数家珍的生动讲述,还是和主持人霍小雷老师、著名文博专家王超老师、著名节目主持人方琼老师之间的精彩互动,小达人们用实际行动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让荆州底蕴深厚的独特文化内涵鲜活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少年强,通古今。小选手们的精彩表现正是我们古代先祖楚人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另一种展现。我们希望借本次《赢在博物馆》栏目的珍贵契机,更多的未成年人能主动走进博物馆,热爱文博事业、热爱家乡历史文化,并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物名称书写大赛

文物名称书写大赛

2018年暑期,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荆州博物馆与湖北南郡楹联博物馆、荆州晚报联合开展了“暑期亲子游—文物名称书写大赛”活动。7月上旬,我们开始招募亲子游家庭,报名确认后,由荆州博物馆宣传教育部讲解员多次对他们进行了培训指导,让他们走进博物馆认真学习文物名称及文物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让同学们掌握了大量文物知识和信息。7月25日上午,荆州博物馆对参赛的学生、家庭进行了集中培训。7月30日上午,在荆州博物馆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文物名称书写大赛”。荆州博物馆、湖北南郡楹联博物馆以及荆州晚报各单位领导均十分重视此次活动。荆州博物馆副馆长杨开勇和考古所副所长赵晓斌、湖北南郡楹联博物馆副馆长王广森现场为孩子们点评,对文物知识进行精辟讲解,让学生和家长深刻地理解了文物内涵。比赛现场紧张而有序,来自荆州小学、实验小学等学校的52名参赛学生,经过两轮激烈的角逐和两场精彩的加试,最后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0名、鼓励奖24名。活动最后,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和湖北南郡楹联博物馆馆长陈锟分别进行了点评,肯定了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他们鼓励孩子们要认真学习并积极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让他们不仅学到了文物知识,还通过书写对联初步了解了我国的楹联文化,加强了博物馆与青少年的联系与交流。同时,活动受到媒体的密切关注,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漫步荆州博物馆”征文比赛

面向社会公众举办“漫步荆州博物馆” 征文比赛,以参观所见的珍贵文物为主题,通过撰写散文、诗歌等作品抒发个人的认识与情感。比赛共收到作品200多篇,经过认真评选,共评出获奖作品30篇,并在地方主流媒体发表,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4.“荆博文物风采”绘画竞赛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彰显未成年人教育基地的重要性,培养青少年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荆州博物馆创新教育模式,将文物保护与绘画比赛结合起来,策划组织了“荆博文物风采”绘画比赛。

作品展示

一等奖获得者为观众介绍作品

为组织实施好此次活动,荆州博物馆宣传教育部全员参与,集思广益,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实施倾注了诸多的心血与热情。荆州博物馆联合荆州市青少年宫、东方水墨书画学校,共组织全市22所中小学校1000余名学生参观荆州博物馆。学生们走进展厅,近距离观看文物,在讲解员的认真讲解下,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使得陈列在展厅内的文物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活起来。通过参观学习,孩子们对这些荆楚瑰宝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专家及老师们的指导下,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文物形象。比赛开展以来,荆州博物馆共收到417幅参赛作品,经过馆内外美术专家对所有作品进行逐一的专业评定后,最终共有18幅作品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5.“镜头中的荆州博物馆”微摄影比赛

随着信息时代电子产品和博物馆新平台的发展,荆州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举办了“镜头中的荆州博物馆”微摄影比赛,通过荆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通知,吸引社会公众利用手机等随身携带的摄影设备拍下最喜欢的文物,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上发表展示。活动共收到有效作品807幅,并按照不同的年龄组别评选出获奖作品208幅,对获奖的摄影作品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了集中展示。6.“我在博物馆做陶艺”

2018年暑期,荆州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举办了“我在博物馆做陶艺”主题活动。首先由博物馆讲解员向参与公众介绍荆州博物馆馆藏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三种不同类型文化的陶器特点,以及有代表性的陶器精品。再由荆州陶艺教师韦汉明向公众演示捏制法、泥条盘筑法和快轮制法三种不同的制陶方法。参与公众按照兴趣,各自选择一种方法做出自己心仪的陶器,在参与和实践中探索祖先们制陶的奥秘。

小朋友学陶艺

活动合影

7.“弘扬传统文化,放飞心中梦想”演讲比赛

荆州博物馆自2008年组建志愿者服务队,至今已有10多年,拥有在岗志愿者近千名。2019年荆州博物馆面向博物馆志愿者队伍举办了“弘扬传统文化,放飞心中梦想”演讲比赛。比赛围绕开展志愿讲解服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由参赛选手结合自身的博物馆志愿服务经历撰写稿件、上台演讲,参赛选手的演讲观点鲜明、主题新颖、积极向上,以优美的语言,昂扬的激情,赢得了评委和观众们的阵阵掌声。评选出的获奖选手,由荆州博物馆推荐参加了全省讲解员大赛志愿者组的比赛,并获得了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