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5年来,荆州博物馆带着自创品牌教育活动—“荆楚瑰宝趣味讲堂”南来北往走进了千家万户,荆州博物馆宣传教育部的每一位成员把课程当作自己的一件艺术品,精雕细琢,只为课程内容更丰富,课程形式更有趣,参与课程的观众更喜欢。

回首荆州博物馆课堂教学项目创立之初,王明钦馆长为我们的活动命名—“荆楚瑰宝趣味讲堂”。“荆楚瑰宝”寄托着他希望我们以荆州博物馆—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的馆藏优势,搭建起文化传播的平台,走出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趣味讲堂”则是根据我们课程设置中的特点,突出趣味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原则,创建出博物馆特有的品牌教育活动。“荆楚瑰宝趣味讲堂”应运而生,王馆长不仅为课程命名,并亲自带领团队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走进高校,走进社区

研究馆员李红为我们反复研磨每一篇教学课件,从文物的选择与研究、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实施、课堂材料的准备与制作、课程满意度的调查与反思,每个环节都有李主任为我们把关并指导,才有越来越受公众欢迎的趣味课堂。

每次课程的设计都离不开丰富而全面的文物信息和图片资料,馆内各位专家在我们的教育活动创建过程中给予我们最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获得一手考古信息和研究资料,为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每次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其他部门为我们提供了无私的帮助。楚乐宫跟随课程走进了不少学校,不仅有利于解读课程中涉及的楚国音乐文化知识,更增添了课程的观赏性;服务部还为我们的课程提供精致的文创纪念品;后勤和保卫科的同志们更是在课程走进偏远学校时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安全保障;陈列部推出的展览在第一时间给我们提供相关信息,便于我们同步设计课程并走出省市去实施;保管部为我们提供翔实的文物信息资料;考古所在最新考古发现中指导我们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并适时开展活动;办公室全面搜集了解信息,为我们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提供方向。

我想无论少了上述哪一个环节都不会有“荆楚瑰宝趣味讲堂”今天的成绩,更不会有《荆楚瑰宝趣味讲堂—荆州博物馆宣教创新与实践》一书的面世。唯有继续努力让荆楚历史之光闪耀课堂才不辱使命。

因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