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传 推 广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在博物馆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充分利用文博资源、加强部门交流合作、创新各类展览形式,我国博物馆宣传教育方式的新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根据未成年人特点提升陈列展览和服务设施,增加科普内容和互动展台,推出各种各样适合未成年人参与的兴趣展项。例如荆州博物馆珍品馆“五大夫遂—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展”,增加VR体验项目,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还原遂生前的生活场景,大大增强了展览的生动性、趣味性、参与性,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2)加强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咨询。荆州博物馆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编写了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讲解词,努力挖掘文物背后的知识和故事,增强知识性和趣味性。与此同时,我们还与学校合作,培训小学生组成“小志愿者讲解员”队伍,以同龄人的视角和理解为小学生团队进行讲解,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3)通过举办陈列展览、文艺比赛和展演活动,组织征文、演讲、书画比赛、读书节等活动和各类知识讲座,丰富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荆州博物馆设计的模拟考古发掘现场、模拟文物修复等趣味性浓、操作性强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动手参与的热情,成为当地博物馆宣传的品牌项目。






(4)加强部门联系合作,进一步发挥各类博物馆读书基地、教育基地的阵地作用。博物馆与学校及有关单位共建读书基地、教育基地,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社会教育方式。目前我国仅文物系统就有100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被当地教育部门确定为教育基地。湖南省博物馆与长沙市中学历史教师联合会合作成立“长沙市中学历史教师沙龙”,每逢设立新展就举办免费观赏专场,增进了教育工作者对博物馆的了解和将博物馆的教育资源积极运用于教学活动的意识。内蒙古博物馆为小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生综合实践课”设置了一整套教学方案,开设化石形成与野外包装、环境保护、石器打制、青铜器铸造、陶瓷制作、蒙古包搭建、奶制品制作等课程。
(5)加强行业交流,大胆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可行做法,尤其是博物馆在推动国民教育方面有先进经验的国家的做法。同时促进国内展品积极输出和国外展品顺畅输入,促进各地开展合理的展品流动和展览交流。荆州博物馆有着丰富的楚文化藏品资源,又有着固定教育场所和专业教育人员的特殊优势,宣传工作也具有其他教育活动无法比拟的。
“酒好也怕巷子深!”“荆楚瑰宝趣味讲堂”通过5年来的努力在荆州市创造了极强的影响力,塑造了良好的校外课堂氛围,这与荆州博物馆常年坚持宣传工作密不可分。将荆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荆州博物馆创新教育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是宣教部义不容辞的工作和责无旁贷的使命。
荆楚瑰宝趣味讲堂从创立之初就与荆州市各大媒体紧密联系,从创意设计到项目实施,从品牌推广到初见成效,媒体带领着社会公众见证了荆州博物馆教育工作的成长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