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瑰宝趣味讲堂”获全国大奖

2016年,经过荆州博物馆宣传教育部精心策划并实施的“荆楚瑰宝趣味讲堂”课程在全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校外教育优秀成果征集活动中荣获三等奖,此次全国校外活动场所优秀教育成果征集共参赛近500篇,经过专家评审组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41篇、二等奖70篇、三等奖82篇。
2.荆州博物馆宣传教育部撰写的论文荣获全省一等奖
荆州博物馆宣传教育部陈冬冬根据“荆楚瑰宝趣味讲堂” 实践中的经验撰写的论文《文物瑰宝进讲堂 荆楚文化入生活—荆州博物馆举办“荆楚瑰宝趣味讲堂”的成效和经验》荣获湖北省博物馆协会征文一等奖。
3.“荆楚瑰宝趣味讲堂”荣获2015-2017年度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教学案例
2018年11月23日举行了2015—2017年度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十佳”教学案例颁奖仪式。此次评选活动从申报到评审环节得到了全国各地博物馆的积极响应,共有25个省推送了198个教学项目。荆州博物馆“谦谦君子比德于玉”课程和“博物馆里的动物世界”课程荣获湖北省最佳教学设计方案并推送至全国。全国共评选出75个优秀教学案例,并制作成了文博研学服务平台。荆州博物馆《荆楚瑰宝趣味讲堂》“谦谦君子比德于玉”的课程被评为2015—2017年度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 教学案例。
“荆楚瑰宝趣味讲堂”是荆州博物馆宣传教育部向文丽设计制作的一项系列课程,旨在更生动地向学生们介绍荆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普及文物知识,进一步延伸博物馆的教育范围。此次获得全国优秀教学案例,是对我们课程的肯定及鼓励,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4.“谦谦君子 比德于玉”“博物馆里的动物世界”荣获“湖北省最佳教育设计方案”
2018年11月2日在天门召开的省博物馆协会2018年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发布,我省“博物馆教育项目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共评出“最佳教学设计方案”10个、“优秀教学设计方案”10个。


荆州博物馆宣传教育部向文丽设计的课程“谦谦君子 比德于玉”和陈冬冬设计的课程“博物馆里的动物世界”分别以其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分众教育的课程内容以及独具魅力的荆楚文化获得“最佳教学设计方案”。据悉,此次评选活动共收到全省30家博物馆申报的35个博物馆教育项目案例,涵盖历史文化与综合类博物馆、纪念馆类博物馆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协会介绍,湖北省博物馆创新教育理念和形式,运用新方式、新手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服务水平和公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5.荆州博物馆宣传教育部喜获全省两项“十佳”
荆州博物馆宣传教育部设计的“荆楚瑰宝趣味讲堂微课堂” 荣获2020年湖北省文博系统抗疫期间“最佳线上教育案例”。
宣教部全体成员在疫情期间,除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外,坚持博物馆宣传和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科普联动筑防线众志成城战疫情”网上科普知识有奖竞答、“荆州博物馆微课堂”设计制作与推送、博物馆志愿者线上活动等,在疫情期间实现了博物馆教育工作不打烊。
2月初,荆州博物馆作为承办单位参与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主办的“科普联动筑防线众志成城战疫情”网上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总答题数超过40万次。3月初,结合实际情况,宣教部特别推出线上教育项目—荆楚瑰宝趣味讲堂”微课堂,在微信公众号受观众阅读数千次,广受各媒体宣传报道。“荆楚瑰宝趣味讲堂”课程由荆州博物馆宣传教育部自主研发,按照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高中、大学几个层次精心设计,现已有成熟课件百余节。自2016年开讲以来,多次走进荆州市各学校以及荆州市青少年宫、学生课外实践基地,深受学校师生及家长的好评,并荣获“全国优秀教育项目”。此次微课堂的开设既是针对疫情期间的宣传方式,也是在5G时代文博宣教人工作的新方式。与此同时,志愿者团队在疫情期间积极参与荆州博物馆各项教育活动,在学习之余也设计撰写了微课堂内容,八年级学生志愿者李欣媛撰写的微课堂—“曲水流觞话雅俗”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后广受好评。
6.荆州博物馆“荆楚瑰宝趣味讲堂”荣获2021年度全省十佳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促进博物馆研学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职能,根据《湖北省博物馆协会关于举办2021年湖北省文博系统优秀研学线路及课程推介活动的通知》,湖北省博物馆协会于2021年4—5月开展了2021年湖北省文博系统优秀研学线路及课程推介活动。荆州博物馆讲解员曹寰蓓设计的研学课程“钟鸣鼎食 金戈铁马—楚国的璀璨青铜器” 荣获湖北省文博系统“十佳研学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