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环境呈现新趋势

(一)国际经济环境呈现新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转型与调整当中,新的技术革命不断诞生,珠三角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形势,但风险和机会共存。

1.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出现新转变

市场经济的全球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并持续不断变化,这就给珠江三角洲的合作企业发展与壮大创造了良好契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更多的合作公司将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优势,积极开拓全球市场。但是,世界市场发展结构的转型升级,国际经济在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争夺更趋剧烈,加上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平衡,世界经济发展的变数依然很大,挑战不断出现,珠三角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受到挑战。

2.技术创新带来产业新突破

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医学和物联网等新型技术还在持续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全球范围内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并步入崭新阶段。珠江三角洲区域有着一定的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下阶段要充分利用全球技术变革的最新形势,优先发展布局,逐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发展距离。另外,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西方国家已明确提出“重回制造业”战略,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等方面加速产业布局,以夺取国家未来技术与工业的制高点,若不及时应对,则珠江三角洲区域在创新技术突破与新兴产业发展等领域,将无法与西方国家竞争。

3.全球产业迁移与分工的最新发展趋势

全球产业迁移是反映各国和区域间贸易联系的重要信息,当前,从迁移的内涵到迁移的形态都出现了很大转变。就迁移内涵来说,由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加工制造业转变到了高新技术和服务型的行业;从区域结构和布局看,从发达国家和区域向发展中国家和区域转移;从转化形态看,从私人资本投资向国有资本投资转化。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以来,跨国公司的产业内部分工制度和价值链中也面临着技术突破、企业兼并重组、市场改革以及与既有垄断资本冲突的巨大挑战,重要技术的突破并将其产业化,成为发达国家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构建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关键[33]

4.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各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不得不创新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扶持政策措施。于是,为了防止国民经济的过分虚拟化,以工业为主导的实体经济概念重新被提出。在2009年底,法国政府宣布将设立200亿欧元的“战略投资基金”。主要用于能源、汽车、航天航空和国防等战略公司的融资和入股。2011年6月,英国政府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海洋风能发电、潮汐发电、超低污染车辆研制、可再生材料和数字产品的发展规划。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政府把航空航天、计算机技术、新汽车和太阳能工业等视为政府的优先扶持产业。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明确提出了“重回制造业”的行动计划。

5.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现代产业体系20世纪80年代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伴随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虚拟经济的成功,使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更加具有战略意义的盈利点。受虚拟经济为支撑的服务业高速发展的影响,区域发展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中服务业的比重成为衡量经济发达与否的标志。很多发达国家先后出台重大战略举措,设法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促进产业体系的协调性。至21世纪初期,发达国家基本上全部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服务化,现代服务业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中坚力量。提高服务的专业质量,是跨国公司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赢得更大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GE公司把公司的重点放在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即由传统制造业转向现代物流和金融行业),从而使整个集团的盈利能力大幅度上升,企业经营收入中有50%来自服务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软件产品)。

6.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制造业服务化是一种趋势,受其影响,在制造业公司所创造的产品中服务产业逐步占据主体地位,往往作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生产型服务业正在迅速发展,现代融资、现代物流、流程设计、研究咨询等技术中介业务已经成为新型服务业,而科技服务业的全过程化也正在加快向前期开发、中期产品设计、融资管理和后期信息反馈等全流程渗透,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业务支撑。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在融合过程中,产业发展以先进的制造业技术为主导方向,反映了科技的前瞻性、管理的先进性、产品的前瞻性和体制创新的先进性。服务业也在与工业融合中发展,它是以创新和开发新兴的消费模式与消费产品为宗旨,并以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技术作为生产资源配置方式的生产型服务产业,如金融保险业、现代交通运输物流业、科技咨询服务业、现代建筑设计和住房、餐饮、会务等服务业[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