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产业相似度分析

(二)优势产业相似度分析

1.优势产业比较

表6-5是2020年珠三角9市主导产业及规划方向的比较。从中可以发现,珠三角各市的主导产业存在着一定的重叠现象,重叠较多的产业有电子产品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电器机械制造、纺织等产业,广深、惠肇、东莞重合的主导产业分别有1个、2个和3个。

表6-5 2020年珠三角各城市主导产业及规划方向

续表

2.产业相似的原因

优势产业结构的重叠,从根本上是因为政府对地方经济的过度干预、行政权力缺乏必要监管或约束所致。在一个自然发展区域内,行政的过度干预会造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低层次重复建设并存,使得区域缺乏清晰的产业投资目标,盲目跟进和模仿其他地区的产业发展路径,导致产业结构出现同构化。其次,由于经济发展层次所限,企业生产的整体科技含量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上的优势,不得不采取传统的粗放型竞争方式,通过大投入、大产出和低价格的竞争策略维持自身竞争优势,忽略了自主创新能力在竞争中的核心地位。此外,优势产业集中度较低,没有形成较强的产业集群,无法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导致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低下。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导致的市场分割,使得企业之间正常的交流、重组和融合受阻,通过市场自发的力量实现产业的分工合作和优化重构的进程受到行政力量的严重干扰,最终导致区域之间出现严重的产业趋同和不必要的恶性竞争。

3.优势产业的差异化之路

各地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于本地产业和资源实际,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严格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原则,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规划。具体来说,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在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及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同时还要兼顾到与其相连接的产业项目对周边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如果有关方面提出了不切合实际或过高的预测指标等因素也都要予以综合考虑并给予适度调整。二是所确定的产业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政策和技术进步的趋向,社会效益如何,投入与产生的费用大小比例是否合理等。三是所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是否符合当前区域国民经济和产业的整体发展目标,从长远看能否为区域今后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广州依据本身特色制定了一批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海洋生态产业园按照“生态、环保、科技”三大主题,分类实施总体布局,形成了以船舶修造、港口物流为支撑,高新装备及关联配套为延伸的海陆空立体化产业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