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

(四)加强科技创新,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

珠三角经济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制造业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地区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迅速实现工业化,并积累起经济发展所需雄厚资金,为珠三角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当前,珠三角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仍处于低端位置,亟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首要问题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水平,从“珠三角制造”转向“珠三角智造”。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科技创新的发展: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要把高层次人才、先进的设施装备和关键的共性技术研发能力作为战略重点,集合各方资源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或与国外知名企业联姻,以提升产品质量及效益。二是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变。积极推进制造业在区域内的梯度转移,促进生产链向两端延伸拓展,打通上下游配套环节,构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参与“珠三角制造2025”制造业提升工程。三是提升制造业结构水平。培育发展新兴先导型产业,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知识技术创新转变,深化重点领域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国际制造中心。

在打造珠三角高端制造业基地时,要整体规划,各城市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内的分工协作,形成整体合力,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顶端不断前进。将深圳和广州建设成为全球性的高端制造业基地,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培育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不断增强珠三角城市群在全球经济和贸易领域中的地位。珠三角其他城市也应结合城市定位和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广州和深圳先进制造业,积极参与区域产业的分工协作,形成合理有序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珠三角各城市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此外,珠三角还应积极推动区域内的科技创新合作,共建科技创新中心,共享科技资源,发挥科技创新的集体优势。要进一步明确创新合作的内涵,提高对开展双边科技交流与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推动“高端化”和“智能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和应用实施,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建设若干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构筑现代制造业支撑体系,带动珠三角制造业从低端走向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