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的产业梯度
1.产业梯度的度量
关于产业梯度的相关理论,其实是从早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演变而来,一些区域经济学家将该理论引进过来,用于区域经济领域的研究。梯度一词来源数学,其本意是一个向量。在区域经济学领域,经济梯度表示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高度差。按此逻辑,产业梯度就是指不同地区间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实力的高度差。我国学者戴宏伟(2006)[48]对产业梯度的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产业梯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产业发展差异造成的。具体表现为生产要素资源的差异、技术方面的差异、产业分工的差异等,这些差异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产业结构高度上形成一定的势能差,该势能差是造成产业转移的动力来源。学者们通常用区位熵与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乘积来衡量某个区域的产业梯度水平,乘积的结果被称为产业梯度系数。相比传统的区位熵指数,产业梯度系数更加科学全面,因为它考虑了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对产业梯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得到广泛使用。本书也采用该种方法对产业梯度进行衡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QWSij是i地区j产业的区位熵,GC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生产总值占i地区全部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与j产业全国生产总值占全国全部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之比,BJLSij是比较劳动生产率,表示i地区j产业的生产总值占该行业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与i地区j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国j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之比。如果一个地区某产业梯度系数大于1,则表示该地区在该产业的生产中具有优势,是该地区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部门,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
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梯度转移是经济规律在产业中的客观表现,只要不同地区间存在产业梯度,从理论上来讲产业在地区间进行的转移就是一种必然趋势,当然,前提条件是不同地区间的产业要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当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步伐不一致时,自然就会产生产业梯度,也即产生产业的势能差,经济发展差距越大,势能差也就越大,产业转移的内在冲动就越强。当产业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时,也就意味着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对于承接转移的落后地区来说,产业的转移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于双方来说,这是一种双赢结果。
2.珠三角三产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广州和深圳作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产业门类齐全、产业特色明显,在区域内居于产业价值链的顶端,相较于珠三角其他城市,广州、深圳在产业劳动生产率方面优势明显。如表6-6所示,2015年广州和深圳在第二产业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在珠三角9市中是仅有的两个劳动生产率超过2的城市,珠三角其他城市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广州和深圳的44.3%和37.6%;再看服务业,深圳和广州分别为2.063和1.179,珠三角其他城市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广州和深圳的46.1%和58.9%。2020年,广州和深圳虽然优势依然明显,但其他城市正在快速追赶,与广州、深圳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在所有城市中,佛山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速度最快,5年间增长了0.601,总体水平达到了广州的73.7%;从第三产业来看,发展速度也非常迅猛,达到广州的81.5%。其他城市特别是肇庆、江门和惠州发展相对滞后,无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广州、深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第二产业上的差距更加明显。
表6-6 珠三角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数据来源:相关城市历年统计年鉴。
3.珠三角产业梯度系数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本小节选取珠三角9市中的广州、深圳和佛山3个城市的28个细分行业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研究,为了更好地对比,每个城市选取2015年和2020年两年的数据。计算结果如表6-7所示。
表6-7 珠三角部分城市产业梯度值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相关城市历年统计年鉴。
由表6-7可知,在3个代表性城市中,广州在很多行业优势明显,比如食品饮料、轨道交通设备、通信器材与计算机、电子和家具生产等产业梯度值都超过1,有些行业如通信器材与计算机、家具制造等梯度值超过2,优势非常明显,体现了广州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善的特点。从时间方面来看,广州优势产业呈现出明显的波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2015年相比,2020年广州产业的梯度值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除了食品、服装、烟草和家具制造业,其他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甚至从优势产业变成非优势产业,比如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等。但是不管怎样,整体来看,广州仍然处于珠三角产业链的顶端;二是在产业结构上,广州在一些传统产业比如食品饮料、家具制造等的优势逐步减弱,产业优势逐渐向计算机、电子设备、生物医药等领域扩展,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三是对于诸如金属冶炼、制造加工等传统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进行了明显的产业转移。这表明广州在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更加注重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努力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高效型经济发展方针。
和广州相比,深圳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也数量众多,产业梯度值虽然整体比广州略低,但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优势。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办公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等产业优势明显。一个突出的趋势是:与广州相比,深圳的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发展迅猛,表现出明显地超越广州之势,深圳在高科技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与广州、深圳相比,佛山的优势产业数量虽然也不少,但通过观察发现,其优势产业基本集中在服装纺织、家电、家具制造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金属制品、水泥、化工原料、橡胶制品等高污染、高能耗型产业,产业发展层次整体较低,产业梯度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