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场主导型
1.市场主导型的含义
市场主导型模式是指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发的调节作用,以此实现不同区域间的分工协作,促进产业的协同发展。在市场主导模式下,区域间进行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力,主要来自各区域生产要素资源的互补性,为了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区域间自然产生了进行分工协作的内在动力。在这种市场动力下,生产要素跨区流动,产业重新优化组合,产业同构得以避免,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选择正是“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看不见的手是实现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的指挥棒,指引着区域经济从无序走向有序、从竞争走向合作。
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受到地区资源禀赋的影响,资源禀赋的不同影响着地区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如果不同地区间存在不同的资源禀赋,那么其产业结构也应该存在显著差别。陈建军(2004)通过研究认为,一个合理的产业定位源于地方政府对其自身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的正确认识,考虑到非自然资源禀赋会随着自身经济发展和内外部形势的变动而变动,科学合理的产业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具备动态型特征[46]。不过,在实践中由于各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政绩锦标赛”,完全不顾自身实际和比较优势,实行了错误的发展战略,造成资源浪费,人为干扰了市场力量在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中作用的发挥。比如有些地区明明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为了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耗费大量资金建设各种高科技产业园和高端工业园,但却无法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导致园区闲置,资源被大量浪费。尽管有些产业园通过大量优惠政策吸引了一些企业入驻,最终也因为高端人才和技术资源的短缺而无法实现预期目的。
2.市场主导型的优缺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新发展,市场主导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区域产业协同模式。市场主导模式优点在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同时,有利于产业链之间的相互协作。它既能够有机整合政府行为和企业活力,也可促进资本要素自由流动;通过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并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市场主导模式的缺点是在产业从无序向有序、从竞争向合作过渡中的某一阶段可能会产生市场失灵问题。在市场机制下,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完全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一旦市场机制运行出现偏差,在利益驱使下,各企业间会产生零和博弈,人为忽视整体最大利益而采取对自身最有益的策略,最终导致整个产业体系的效率下降甚至是经济系统的崩溃,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在市场主导模式下,必须对市场失灵可能引起的问题高度重视,提前做好相关应对措施,尽力避免市场失灵带来的无谓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