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的解释与分析
1.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在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可或缺,其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越高,说明产业的技术含量越高,产业结构也越优,是反映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层次和技术水平的理想指标。由表7-8可知,在珠三角9市中,深圳和广州分列一、二名,2020年两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加起来占整个珠三角的比重超过五成,说明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广州和深圳。从内部结构来看,9个城市中共有3个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该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四成,这3个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和珠海,其中深圳的比重最高,超过了五成。在所有城市中,占比最低的城市是肇庆,只有22.95,佛山和东莞虽然占比较低,但考虑到其规模绝对值较高,所以占整个珠三角比重相对较高,分别位于第4名和第6名。
表7-8 珠三角9市高新技术产业情况(2020年)
数据来源:2020年珠三角各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数据统计公告整理而得。
2.产业区位熵
在经济领域中,通常用区位熵表示一个产业在某个地区的集中度。产业区位熵用来表示各产业的专业化程度的高低,也可以表示产业的区域集聚程度和区域竞争力。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上式中,LQ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区位熵,eij表示i地区j部门的产值或从业人数,eit表示i地区总产值或从业总人数,Enj表示全国j产业产值或从业人数,Ent表示全国工业总产值或从业总人数。当LQ大于1时,表明该产业在全国中具有产业优势,数值越大,表示产业的专业化程度或集中程度越高,优势也越大;反之,优势越小。如果一个产业的LQ小于1,则表明该产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由表7-9可知,整体来看珠三角各城市的产业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各城市的优势产业重叠度相对较低。拿深圳和广州来说,广州的优势产业有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服装业、文教体育用品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深圳的优势产业有纺织业、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两者共有2个优势产业重叠,说明各城市间的产业分工还是相当明显的。从优势产业的数量来看,东莞以15个优势产业排在首位,最少的佛山也有9个,说明整个珠三角的优势产业众多,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从产业的优势程度来看,广州区位熵均值最高,平均达到1.21,最低的也是佛山,只有0.8。单个来看,深圳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区位熵最高,达到惊人的5.56,说明深圳在通信设备与计算机领域中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佛山的专用设备制造业、惠州的仪器仪表制造业、东莞的纺织业、中山的医药制造业、江门的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优势相对比较突出。
表7-9 珠三角9市工业区位熵(2020年)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相关城市历年统计年鉴。
总的来说,作为珠三角的核心城市,广州和深圳不管是优势产业数量还是产业优势程度,都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一些附加值高、技术先进、创新度高的高端产业,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产业上的优势非常明显,说明广州和深圳的产业结构层次较高,具备较强的产业竞争优势。而其他城市的优势更多地体现在一些传统产业上,比如佛山的纺织服装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惠州的木材加工业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东莞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肇庆的饮料制造业和烟草业等都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较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总之,珠三角各城市间的产业优势和产业层次差异明显,产业梯度和产业分工格局基本形成。
3.区域产业结构专门化指数
区域产业结构专门化指数是用来表示区域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指标,它是某个地区产业构成比与该产业全国构成比的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上式中,Z表示区域产业结构专门化指数,A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占比,Aj为全部区域j产业的占比。其取值范围介于0和1之间,取值为0时,说明该地区不存在专门化产业,其产业结构与其他地区相同;取值为1时,说明该地区产业专门化程度较高,产业结构与其他地区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