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市场机制,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完善市场机制,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区域分工合作和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其内部的竞争也越激烈,甚至可以说是竞争成就了市场经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具体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市场分割仍然存在,行政干预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干扰。整体来看,珠三角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珠三角内部不同城市的市场化程度不均衡,严重影响各城市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二是利益分配的市场激励机制不健全,不利于区域内的分工与协作。只有在不同城市市场化程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区域内部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沟通与交流,促进跨地区的分工合作,进而推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是使各种生产要素的结构组合成最佳状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经济建设。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还存在许多扭曲因素,导致地区间利益分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经济发展成果没有均衡惠及所有地区,地区收入差距较大,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企业为代表的微观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当前,珠三角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凸显,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断加强,基本能按照自身意愿进行经济活动,在跨区发展中遇到的非市场因素干扰也逐渐减少。说明珠三角地区在打破地区行政分割、建立统一市场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区域经济的协同化、一体化进程有了实质进展。企业的跨区发展行为,本身就伴随着人才、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区流动,对于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实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还能激活对接区域的存量资产,充分利用或提高该区域现有的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各城市间的协同发展起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激活对接地区的存量资本,充分利用并提升该地区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社会生产要素与商品的自由流动,实现企业的自由决策和合理竞争,最终实现珠三角各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