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指数

(一)综合评价指数

1.基本模型

前面对珠三角各产业间的协同情况进行了考察,本部分将站在整个珠三角角度对产业协同进行综合评价。关于区域产业协同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主要从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和协同度函数两个方面来构建。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为了构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函数,首先假设样本共有t个不同子区域(i=1,2,…,t),(j=1,2,…,m)表示描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的m个指标,(j=1,2,…,n)表示描述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的n个指标,(j=1,2,…,p)表示描述产业的空间布局的p个指标,(j=1,2,…,q)表示描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的q个指标。根据以上条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产业结构的效率水平、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函数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上式中,aij,bij,cij,dij分别表示相关指标的权重,分别表示xij,yij,zij,wij的标准化处理后的值,采用极差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如下所示:

上式中,表示经标准化计算后的综合评估指数值,Xij表示始评估指数值,Xi,max表示样本数据的最大值,Xi,min表示样本数据的最小值,据此,可以构建整个区域的产业协同综合评价模型:

上式中,Ti表示第i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总体评价指标,∝,β,γ和分别表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区域产业协同综合评价模型中的权重,并且α+β+γ+δ=1。

2.指标体系构建

所谓区域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实质上是指区域内的不同产业在形态和区位两个维度的协作与融合,既包括系统内部的协同,也包括不同系统间的协同。为反映和考察区域产业结构协同发展的综合能力,遵循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理,同时兼顾全面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构建了一个由三级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如下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指标选择要符合产业协同的基本科学规律,反映产业协同的基本内涵,有利于研究目标的实现。二是全面性原则。指标选择的覆盖范围要尽可能广泛,所有对产业协同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都要纳入指标体系。三是代表性原则。所选指标要能客观、准确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衡量,在其衡量领域内是最适合、最恰当的指标,具有唯一性。四是可行性原则。所选指标在符合以上3个原则的基础上,还要具备实施的可行性。

表7-7 区域产业协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