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总体经济水平较高且存在地区差异

(一)区域总体经济水平较高且存在地区差异

产业的协作和联合主要出现在发展层次较高的经济体中,也就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也是学术圈有关产业合作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原因。这是由于雄厚的经济发展基础是产业间进行协作和联合的前提之一,同时,经济发达程度也决定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高度和广度。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基础雄厚,开放水平高,产业体系相对完善。2021年,珠三角国内生产总值为89523.9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51.4亿元。市场经济的繁荣带动了产业生产要素的流转和整合,地区内部产业之间的分工和协同更加明确,为地方产业联动协同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珠三角内部客观存在的城市差异,比如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也为区域产业的合作与协同提供了必要条件。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核心城市广州和深圳大体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其他城市基本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珠三角内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再加上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为区域产业联合与合作提供了经济基础。另外,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也影响着地区产业联合合作的模式。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区域,其产业联合模式以水平型产业分工模式居多;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的地区,主要以垂直式的、基于产业链的产业分工和互动合作方式居多。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同样影响产业互动合作的成效。如珠三角与非珠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过大,经济联系的壁垒和困难很多,需要政府进行政策倾斜才能促使珠三角与非珠地区间的产业转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