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视角下珠三角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分析
2025年09月26日
第五章 协同视角下珠三角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1006.89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89523.93亿元,上升了近90倍;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714.26元,到了2020年增加到59225.1元,30年间增长了21.82倍;199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90.8元,2020年为26856.5元,增长了19.31倍。虽然整体来看,珠三角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从内部结构来看,各城市间的收入水平差距很大且呈不断加大之势。以2020年为例,珠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产值为89523.93亿元。其中,广州25019.11亿元,占整个珠三角的比重为27.95%;深圳27670.24亿元,占整个珠三角比重为30.9%,两者共占珠三角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近六成。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20年广州和深圳分别为68304元和70847元,而排在最后的肇庆仅有27496元,广州和深圳分别是其2.48倍和2.58倍。从理论上讲,保持合理的收入差距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会产生积极作用,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但是一旦收入差距过大,就会产生相反作用,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经济的生产效率下降。因此,在发展经济时,必须将不同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当前,珠三角经济增长的差异如何?人民收入差距是否合理?本章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