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PPP文献回顾

2.1 PPP文献回顾

项目管理研究院将项目生命周期定义为项目从发起到完成的一系列连续阶段。尽管不同的项目生命周期各异,但是有必要对一些共性进行总结以便建立项目管理的基本框架。命名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以及确定阶段数量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比如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目的、参与人以及项目特点等。建筑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运营四个阶段[11]

基础设施PPP项目,如水务项目、发电厂、公路、桥梁和铁路等,通常都是需要持续运营维护的大型项目。由于PPP模式的复杂性,许多政府和组织,比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ADB)、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和区域发展部(DIRD)以及欧洲投资银行(EIB)等,都编制了开发PPP项目的参考指南。通过总结这些常见的指南,可知详细的PPP项目生命周期阶段可划分为项目识别、项目准备、竞标、优先投标人阶段、合同签订、设计、建设、运营和移交阶段[12]。EIB[13]建议将竞争、优先投标人阶段和合同签订合并定义为项目采购,将设计、建设、运营和移交阶段合并定义为项目实施实现,这样得到一个更加清晰简洁的四阶段划分法。中国财政部[14]对PPP项目生命周期的划分与EIB大体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将项目移交单独定义为一个阶段,以此来强调政府在项目移交阶段需要承担更多责任,而在其他阶段(即设计、建造和运营),项目主要由项目公司负责[15]。此外,移交后的基础设施还将继续为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可以视作后移交阶段。因此,为方便讨论,本书将PPP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即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实施、项目移交和移交后运营。PPP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是文献综述部分的基础性工作,具体的文献分析讨论将以阶段为单位展开。

图2-1总结了各个阶段(类别)所包含的现有PPP研究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文献总共分为6类,从左到右分别以PPP项目生命周期的前5个阶段以及跨阶段主题命名,每个类别名下数据表示属于该类别的论文数量。现有的研究位于图的上半部分,涵盖了整个PPP项目生命周期阶段,但是在每个阶段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位于图的下半部分,其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可以看到,在5个阶段中,项目准备阶段包含的论文最多,主要集中于管理结构和PPP详细设计两大主题。项目实施阶段涉及的主题类型多样,主要有风险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实施绩效和应对变化。项目采购阶段的文献主要关注招标过程和投标策略两类问题。项目识别阶段文献讨论的问题有风险分担和项目选择。有相当数量的文献关注跨阶段主题,如应用介绍、成功相关主题、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失败相关主题等。仅仅只有3篇文献属于项目移交阶段,涉及的主题有剩余风险和移交后项目评价。相比之下,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在每个阶段分布得均匀一些,但项目移交阶段是个例外,这个阶段存在的研究不足明显多于其他阶段。

图2-1 文献分析结果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