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 模型分析
结合图5-3,本节采用相轨迹图来阐述风险博弈演化动态趋势,得出如下分析。
图5-3 风险博弈演化相轨迹图
5.4.3.1 社会资本风险转移博弈演化趋势
当q 0>1,即a 1+y 2-f>0时,可参看图5-3中的(a)、(b)、(c),无论政府是否采取“激励”政策,社会资本的最终策略都会趋向于“积极合作”来管理已经发生的风险;当q 0<0,即a 1+y 2-f≤-y 3时,可参看图5-3中的(g)、(h)、(i),无论政府是否采取“激励”政策,社会资本的最终策略都会趋向于“消极合作”;当0≤q 0≤1,即-y 3≤a 1+y 2-f≤0时,可参看图5-3中的(d)、(e)、(f),此时社会资本的策略会因政府的策略变化有所不同,当政府选择“激励”策略的比例大于时,社会资本的最终选择会向“消极合作”方向收敛,反之则倾向于“积极合作”。
根据假设中各参数的设定,对于社会资本来说,如果政府原承诺的收益和选择“激励政策”后给予的激励收益大于其“消极合作”拒担风险的收益,社会资本会倾向采取“积极合作”策略;反之,当政府承诺的收益和激励收益小于其“消极合作”拒担风险的收益,而当双方均采用“消极合作”态度且额外附加的惩罚损失又大于其“消极合作”拒担风险的收益时,社会资本也会选择“积极合作”来管理并承担风险损失。如果政府此时选择“激励”策略,社会资本将趋向于“消极合作”,拒绝承担风险。如果“消极合作”拒担风险的收益非常之大,而政府也趋向于“不激励”政策,则最终该风险管理失败,风险全部回流政府,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双方的后续合作。
5.4.3.2 政府风险转移博弈演化趋势
对于政府而言,当p 0<0,d 1-y 1-y 3>0时,可参看图5-3中的(a)、(d)、(g),无论社会资本是否采取“积极合作”策略,政府的最终策略都会趋向于“激励”来协同社会资本管理已经发生的风险;当p 0>1,d 1-y 1<0时,无论社会资本是否采取“积极合作”策略,政府的最终策略都会趋向于“不激励”;当0≤p 0≤1,0<d 1-y 1<y 3时,政府的策略将会根据社会资本的策略比例变化有所差异。
根据假设中各参数的设定,当政府采取“不激励”策略获得的收益y 1大于自己管理风险的成本d 1时,政府更倾向于选择“不激励”策略;如果y 1<d 1<y 1+y 3,即“不激励”策略获得的收益加上对社会资本“消极合作”的惩罚超过自己管理风险的成本时,只要社会资本“消极合作”倾向比例大于n 0,政府的选择必然会演化为“不激励”政策;反之,若d 1>y 1+y 3,政府会倾向于选择“激励”策略。
上述研究发现,政企双方风险博弈的最终结果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有关。如果初始风险分担超出社会资本承担上限,则当风险发生后双方协同治理会减少风险回流的影响。当然,在协同治理的同时,政府适当设置激励监督条款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风险回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