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项目采购阶段
在项目采购阶段,一个有趣的发现是,研究人员对参与项目采购的双方,即政府和社会资本,给予几乎相同的关注。这些相关研究讨论了需要政府负责的招标过程相关问题(如特许权受让人选择、谈判和激励创造),同时也涉及投标者的利益,如项目的融资可行性、风险评估和中标策略。
招标过程包括一系列环节,通过这些环节,特许权授予胜出的投标者。对于PPP项目的成功来说,挑选出合格的特许权受让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其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要远远超过一个单纯的承包商。因此,对招标过程相关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特许权受让人的选择上。Zhang[36]认为选出最佳特许权受让人的关键在于制定高质量的评价标准和候选人评价方法。Zhang[37]回顾了关于特许权受让人评价标准的文献,识别出综合考虑财务、技术、健康、安全、环境和管理等方面的评价体系。后续研究人员继续改进评价标准体系和衡量项目计划的方法,目的仍然是为挑选出最佳的特许权受让人找到可靠的方法[38]。招标过程的重点议题之一是谈判。谈判通常发生在倾向候选人已经选定之后,主要目的是确定PPP项目合同的细节。由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存在利益上的冲突,谈判过程总是会耗费一定时间和成本。研究人员发现政府和社会资本各自都存在影响谈判进程的属性或因素,比如政府部门的组织能力和社会资本是否在项目计划中提出高质量的技术建议[39]。此外,为提高谈判效率,研究人员建立了基于不同方法(如实物期权和蒙特卡洛方法)的谈判决策模型[40]。一些研究人员识别出了招标过程的关键成功因素,如完善的项目实施方案、高质量的项目任务书、政府部门的能力强等[41]。还有一些研究人员专注于改善激励机制,以吸引更多的潜在竞标者,通过提高竞争性来确保高质量的PPP项目采购结果。他们的研究发现,一些可能的策略,如投标补偿,可能在特定条件下提升招标过程竞争性[42]。
此外,研究人员对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也进行了考察。分析文献可知,PPP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是投资者首要关注的问题。投资者对财务可行性如此关注并不奇怪,因为正如前面提到的,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首要动机就是获得合理的利润。然而,由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独特性,如规模大、合同期限长、无追索权融资和不同的参与动机,其财务可行性很难准确判定。因此,研究人员不断尝试各种方法来提高财务可行性评估的准确度。例如,Ho和Liu[42]提出了一种期权定价模型,可以克服传统净现值法的不足。Jeong等[43]综合运用贴现现金流分析、实物期权估值和扩大净现值,提出了一个更全面的财务可行性评价模型。此外,研究人员建议,投资者应在投标前对目标项目进行彻底的风险评估。为此,有学者设计出标准化评估模型,来帮助投标人计算项目风险指数并据此对项目进行排序,从而发现风险最小的项目[44]。还有论文为投资者建议了中标策略,如明确表达融资承诺、采用系统的决策模型和采用适当的融资策略[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