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的风险管理新框架
传统的风险管理忽略了内外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项目所涉风险的变化。事实上,项目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有新的冲突发生,原有的风险评估、分配、应对措施都要发生相应的改变。由此,本章提出了动态风险管理,以丰富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
本章以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为基础,根据文献整理的结果给出风险识别、评估、分配、应对这四方面的研究流程,基于此得到动态风险管理的蓝本,为第4章在PPP项目RBS模式下动态风险管理的提出提供基础性支持。
在PPP项目动态风险管理新框架的构建中,本研究不仅力争完善风险管理流程,更在此过程中识别出了现阶段PPP项目运行的三个关键问题,分别在本书的第5、6、7章进行详细的论述。
首先是贯穿于整个PPP项目生命周期的风险回流问题。风险管理一直是PPP项目各方参与者最关注的问题,风险管理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以及各方收益的好坏。随着PPP项目的累积,风险回流问题浮现出来,风险在政府、社会资本两方中未形成很适配的动态分担模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因此,本书将在第5章着重展开对风险回流的讨论。
其次是从项目阶段入手,发现目前尚欠缺关于项目移交阶段的风险分析和社会资本进入/不进入决策的研究。项目移交在长达几十年的运营期后才进行,随着中国的PPP项目不断进入项目移交阶段,诸多特属这个阶段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如果未管理好此阶段的风险,可能会使项目移交过程代价高昂,难以一帆风顺,其负面效应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正常提供。本书第6章将对移交风险进行深入探讨。关于社会资本进入/不进入决策的研究,由于PPP项目生命周期长达20~30年,一旦社会资本做出参与项目的决定,该公司的大量资金将被长期占用,由此发现项目所属行业的特殊性以及投资的高额性,显著影响了社会资本是否要进入项目的投资决策,其中对项目潜在的不确定因素的精确考量,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高质量的投资决策,对投资人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本书第7章针对该主题开展详细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