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项目识别阶段
2025年09月26日
2.1.1 项目识别阶段
风险源于PPP的复杂性,对PPP的开发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证明PPP模式选择的合理性,项目风险必须被识别、分析和合理分担。实证研究是研究人员探索风险分担偏好最常用的方式,包括问卷调研、案例研究、专家访谈等。例如,Li等认为,尽管大部分风险应由社会资本承担,但是政府应该对项目国有化和土地征用等风险负责[17]。Ng A和Loosemore M强调为有效管理风险,应当考虑风险承担方应对风险的能力、资源和知识[18]。文献分析结果还表明,不同的行业或地区偏好不同的风险分担方案[19]。因此,在实际PPP项目开发过程中,合理分担风险是一项十分重要且烦琐的工作。为了提高决策的客观性和效率,研究人员还提出了基于博弈论、模糊集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数学方法的各种风险分担决策模型[20]。
项目选择是项目识别阶段的另一个关键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识别出最有可能实现物有所值的项目。其中,项目可行性涉及社会、政治、环境、法律和财政等多方面因素[21],在项目采用PPP模式之前,应进行充分论证。与可行性相关的文献主要致力于设计可行性评价模型/框架,通过这些模型/框架可以从整体上考量诸多因素和不同的利益相关者[22]。物有所值分析被广泛用于评价可行性。项目的物有所值大小可通过计算得到,但是其可靠性也常常受到质疑,因为如果改变重要参数(如贴现率)或相关假设,其结果也会随之改变[23]。研究人员还分析了PPP模式的吸引力和适用性,提醒决策者PPP模式不应该被视为所有基础设施发展的万灵药[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