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匝道设计

4.1.4 匝道设计

1.匝道端部的设计

匝道端部为匝道与干道相连接的部分,包括变速车道、锥形车道、分叉点交通岛等。匝道端部设计是立体交叉几何构造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与立体交叉的交通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设计中应予以重视。

(1)匝道口的设计。匝道口的设计具体分为匝道出口和进口的布置、分流点和合流点交通岛的布置、匝道端部出口或入口横断面的布置。

(2)匝道口的净距。立体交叉范围内相邻匝道口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3)变速车道。变速车道包括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变速车道的布置分为直接式变速车道和平行式变速车道两种形式。直接式变速车道适用于立体交叉直行方向交通量较少时;直行方向交通量较大时则采用平行式变速车道。变速车道与干线正常路段应设置一定的过渡段来衔接。

2.匝道的“平、纵、横”设计

(1)匝道的平面设计。匝道的半径是匝道平面设计的依据,它也将影响立体交叉规模的大小,城市道路立体交叉中匝道半径取决于立体交叉所在位置的地形和地物。为了不扩大拆迁面积和增加占地,匝道半径不宜过大,但匝道半径过小将影响立体交叉的使用效果,所以,匝道半径应符合具体规定。

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超高横坡度不应超过10%,其他各级公路及有低速行驶情况不应超过8%,并规定冰冻积雪地区最大超高横坡度不宜大于6%。我国《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 37—2012)规定最大超高横坡度按设计车速的高低,取值为2%~6%,对匝道平曲线超高又规定宜采用2%,最大不得超过6%。

(2)匝道的纵断面设计。由于上下道路高差较大,匝道的纵坡度也较大,一般可取4%:匝道与主干道连接处匝道的端部应设置小于2%的缓坡段,缓坡长度应大于缓坡与陡坡之间设置竖曲线的切线长度。单向匝道的纵坡度可以大于双向匝道,上坡匝道的纵坡度可以比下坡的稍大。匝道弯道的最大纵坡度,应符合合成坡度的规定。

(3)匝道的横断面设计。匝道宜设计为单向行驶,若采用双向行驶,则应设置分隔带(交通量较小时,也可以用路面画线分隔)。单向行驶的匝道路面宽度不得小于7 m,若为机、非混行则不宜小于12 m,而且弯道处应加宽。城市立体交叉匝道上的人行道宽度不小于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