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 混凝土桥梁裂缝防控措施
1.合理控制设计流程
应注重混凝土桥梁设计环节,统筹安排,重视安全工作。针对桥梁结构特点,考察施工状况,严格执行设计要求。设计要充分考虑裂缝的最大宽度,合理控制。重点分析裂缝位置,科学确定抗裂钢筋强度,减少结构约束,便于应力的释放。
2.严格控制施工流程
混凝土桥梁施工中,应科学合理确定施工工艺,严格管理施工工作,保证施工水平。应合理安排钢筋安装、专用模板制作、混凝土浇筑、零件吊装等工作,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振捣时间,可以采用二次振捣措施,尽量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提升安全系数。
3.重视对施工温度的管理
要严格按照施工工期作业,保证各项工作在施工计划内完成。如遇到极端天气,需要调整工期,应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避免出现人员中暑或冻伤问题。应重视骨料的科学配比,使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可加入塑化剂提高混凝土强度,降低水泥水化热和温差。夏季高温天气,应对每层混凝土的厚度进行控制,尽量减少浇筑层面,这样才能更好地散热。在寒冷冬季进行作业时,应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
4.提升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桥梁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是关键的材料之一,应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这样才能提高混凝土保护层质量,为桥梁安全施工打下坚实基础。要想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必须要严格按照配比进行调制,增加水分比例,有效提高混凝土孔隙率,还要增加灰分投入,这样才能使总体质量达到标准。通过增加水灰比,使混凝土毛细孔比例逐渐缩小,间接增大其中有益成分比例,减少其他物质占比,并将这些废弃物质从内部排出,提升其耐久性,最大限度提高混凝土使用寿命。要提高路桥工程钢筋与混凝土配比,有效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提升混凝土耐久性和安全性。混凝土桥梁设计中,桥梁混凝土地基施工尤为关键,只有保证混凝土地基安全施工,才能保证桥梁稳定,应根据地基不同位置情况有效解决地质问题,提升建设安全性和实用性。分析桥梁地基类型,识别不同地下环境,科学处理地基,主要方法是对地基进行夯实和挤密处理,再开展有效的加固处理。地基施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对地基深度进行分析估算,了解建筑环境和地面高度,确定地基施工深度,充分利用缓冲方法对路桥压力进行有效分解,消除外界压力,延长路桥地基使用寿命;实施地基保护措施,依靠地下连续墙进行辅助支撑,对地基进行安全处理;设计过程中,可以采取加固处理技术,人为加强路桥地基承载能力,最大限度加强地基承受能力,减小地基变形或沉降可能性;建议多使用箱形截面,这种截面形式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结构刚度,减少混凝土桥梁疲劳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