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路基工程附属设施

5.1.3 路基工程附属设施

路基工程的附属设施主要有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堆料坪、错车道及护栏等。这些设施也是路基设计的组成部分,对保证路基稳定和交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1.取土坑

路基填方应根据土石方填挖平衡原则,尽量从挖方取土。如须从取土坑借土,应对取土坑进行规划设计。取土坑应尽量设在荒坡、高地上,少占耕地,并与农业、水利和环保部门紧密联系,协调发展。

取土坑底纵坡不小于0.5%,横坡度2%~3%,并向外侧倾斜。取土坑边坡一般不宜陡于1∶1.0,靠路基一侧不宜陡于1∶1.5。

路侧取土坑边缘与路基边缘间应设置护坡道,一般公路为1~2 m,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3 m。

2.弃土堆

路基弃土应作规划设计,与当地农田建设和自然环境相结合,利用弃土改地造田。山坡弃土应注意避免破坏或掩埋下侧林木农田,沿河弃土应防止河床堵塞或引起水流冲毁农田房屋等。

弃土堆一般就近设在低地,或弃于地面下坡一侧。弃土堆宜堆成梯形横断面,边坡不陡于1∶1.5,弃土堆坡脚与路堑堑顶之间的距离一般为3~5 m,路堑边坡较高,土质较差时应大于5 m。

3.护坡道和碎落台

护坡道的作用是保护路基边坡。护坡道一般设在路堤坡脚或挖方坡脚处。边坡较高时亦可设在边坡上方或挖方边坡的变坡处。浸水路基的护坡道,可设在浸水线以上的边坡上。

护坡道宽度d至少为1.0 m。当边坡高度A=3~6 m时,d=2 m;当A=6~12 m时,d=2~4 m。

碎落台设置于挖方边坡坡脚处,位于边沟外缘,有时亦可设在挖方边坡的中间,宽度为1 m。其作用是给零星土石块下落时提供临时堆积,以免堵塞边沟,同时也起保护坡道的作用;此外,在弯道上也起到增大视距的作用。

4.堆料坪和错车道

砂石路面需要经常性养护。养护用的砂石料可堆放在路堤边缘外的堆料坪上。堆料坪宽2m,长度为5~10 m,每50~100 m设置一处。

错车道是为了单车道公路上会车和避让的需要而设置的。一般200~500 m设置一处,长度为20~30 m,宽度为2~3 m。

5.护栏

不封闭的各级公路,当路堤高度大于6 m时,以及急弯陡坡、桥头引道等危险路段,应设置护栏。护栏分墙式和柱式两种。墙式护栏内侧应为路肩边缘,其材料应采用浆砌片(块)石或混凝土块,宽40 cm,高出路肩50~60 cm,每段长200 cm,净间距200 cm。墙式护栏用水泥砂浆抹面,外涂白色。

柱式护栏宜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直径为15~20 cm,高出路肩70~80 cm,埋深约70 cm。

柱式护栏中心距在平曲线路段为200 cm,直线路段为300 cm。柱式护栏应用涂料标出红白相间的条纹加反光材料标识,以利夜间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