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钢筋加工
1.钢筋除锈
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清除干净。钢筋除锈的目的是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可靠的握裹力,钢筋除锈处理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1)不做除锈处理。当钢筋表面有淡黄色轻微浮锈时可不必处理。
(2)除锈处理。对于大量的钢筋除锈,可在钢筋冷拉或钢筋调直过程中完成;少量的钢筋除锈可采用电动除锈机或喷砂法;局部除锈可采用人工用钢丝刷或砂轮等方法,也可将钢筋通过砂箱往返搓动除锈。
(3)不使用。如除锈的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等已伤蚀截面,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带有蜂窝状锈迹的钢筋不得使用。
2.钢筋调直
钢筋重制前应先调直,钢筋调直的方法包括机械调直、冷拉调直和人工调直。钢筋宜优先使用机械方法调直。
目前,常用的钢筋调直机具有钢筋除锈、调直和下料剪切三个功能,因此也称为钢筋调直切断机。钢筋调直时,应根据钢筋的直径选用调直模和传送压辊,恰当掌握调直模偏移量和压辊的压紧程度,并要求调直装置两端的调直模与前后导轮处于同一轴心线,钢筋表面伤痕应不使截面积减少5%以上。
采用冷拉法进行调直时,HPB235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2%;HRB335、HRB400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1%。
钢筋人工调直可采用锤直或扳直的方法进行。锤直时,可把钢筋放在工作台上用锤敲直。扳直时,把钢筋放在卡盘扳柱间,把有弯的地方对着扳柱,然后用扳手卡口卡住钢筋,扳动扳手就可使钢筋调直。
3.钢筋切断
(1)钢筋切断分为人工切断与机械切断两种。
(2)钢筋切断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应将相同规格钢筋长短搭配,合理统筹配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减少损耗;②避免用短尺量长料,产生累积误差;③切断后的钢筋断口不得有劈裂、缩头、马蹄形或起弯现象,否则应切除。
4.钢筋弯曲成型
钢筋弯曲成型应在常温下进行,严禁将钢筋加热后弯曲,具体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受力钢筋弯制和末端弯钩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箍筋末端弯钩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被箍主钢筋的直径,且HPB235钢筋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HRB335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4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3)钢筋弯曲成型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油渍、泥浆等物污染和防止受损伤的措施。
①画线。钢筋弯曲前,应画出形状复杂钢筋的各弯曲点,画线应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端进行,将不同角度的弯曲调整值在弯曲操作方向相反的一侧长度内扣除。为保证画线准确,画线时应考虑钢筋的弯曲类型、弯曲伸长值、弯曲曲率半径、操作工具与弯曲程序等因素。
②试弯。钢筋成批弯曲操作前,首先对各种类型的弯曲钢筋都要试弯一根,待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成批弯曲。
③弯曲成型。钢筋弯曲成型分为手工弯曲和机械弯曲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