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的优缺点

8.1.2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的优缺点

1.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的优点

体外预应力设计模式主要是为了有效降低摩擦带来的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出现材料浪费。预应力筋设置在腹板的外侧,能够减少腹板的振动频率,并且更容易检查预应力筋的工作状态,阻止应力损失,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也保证了建筑施工的精确性。体外预应力能够在结构的截面上施工,有效提高了建筑物的承载力,施工也比较容易,进而加快了施工的进度。由于可以在截面上施工,截面的尺寸可以控制,为建筑企业节约了原材料,并提高了桥梁的跨越能力。

2.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的缺点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技术在不断更新并完善,人们对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也更加重视。例如,体外的预应力结构的锚固是在建筑物端部,这就需要锚固端部以及转向块这两个方位与配筋配合良好,必须改变混凝土和易性和水灰比才能达到效果,并且此项技术不具备预警功能,若桥梁处于在极限状态,人们也不容易发现。体外预应力的计算也比较复杂,需要非常精确的计算结果才能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