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锚固横梁配筋设计方法
2025年09月26日
8.1.5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锚固横梁配筋设计方法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锚固横梁配筋设计方法,国内外均采用有限元实体单元分析与拉压杆法相结合的算法。
在对锚固横梁配筋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时,可以直接采用ANSYS软件进行应力分析。体外预应力锚固横梁的形状、位置变化等都不相同,其配筋设计可以采用横梁内侧配筋设计和局部承压设计两种形式。相应规范对局部承压设计有明确的规定,在设计时,可以直接使用规范方法。在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锚固横梁配筋设计中,对横梁内侧受拉钢筋的设计方法主要采用拉压杆模型法。拉压杆模型分析步骤主要有以下几步。
(1)首先对结构的形状、支撑以及荷载等方面实现整体确定。为了方便分析,通常将立体的空间三维结构划分为不同的平面进行独立分析。
(2)对结构整体的静力进行分析,由此确定结构支撑反力。
(3)对结构进行划分,划分依据为圣维南原理,结构主要分为B区和D区。B区能够建立起标准桁架模型,可以直接采用拉压杆模型法。D区则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别建立拉压杆模型并对其进行设计。
(4)将B区和D区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拉压杆模型,并计算出该模型中每个拉杆和压杆的轴力。
(5)校正每个杆件的承载能力并对拉杆进行配筋设计。
(6)实现对每个节点区以及钢筋的细节设计。
拉压杆模型法的计算结果比较安全,但是其针对锚固横梁的配筋拉杆模型的构建过程相当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