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传序

道学传序

自炎汉迄今,文字记录、著述之繁,积数百千年于天下,至于汗牛充栋,犹未已也。许文正语人曰:“也须焚书一遭。”此暴秦之迹,文正不讳言之,果何谓哉?

广东左方伯陈公,取元所修宋史列传中道学一编,镂板,与同志者共之。宋史之行于天下,有全书矣,公复于此留意焉。噫!我知之矣!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后世由圣门以学者众矣,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何其与夫子之言异也?夫子之学,非后世人所谓学。后之学者,记诵而已耳,词章而已耳。天之所以与我者,固懵然莫知也。夫何故?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宜君子之忧之也!是故秦火可罪也,君子不讳,非与秦也,盖有不得已焉。

夫子没,微言绝。更千五百年,濂、洛诸儒继起,得不传之学于遗经,更相讲习而传之,载于此编者备矣,虽与天壤其弊,可也。

抑吾闻之,六经夫子之书也,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六经一糟粕耳,犹未免于玩物丧志。今是编也,采诸儒行事之迹,与其论著之言。学者苟不但求之书,而求诸吾心,察于动静有无之机,致养其在我者,而勿以闻见乱之。去耳目支离之用,全虚圆不测之神,一开卷尽得之矣。非得之书也,得自我者也。盖以我而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此野人所欲献于公与四方同志者之芹曝也。承公命为序,故及之。

公名选,字士贤,浙之临海人。先公勿斋先生宰新城,遗爱在民,公称其家学云。

白沙子全集,卷一。明万历四十年重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