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论

“世道”论

《与张廷实主事.之十一》道无往而不在,仁无时而或息,天下何思何虑,如此乃至当之论也。圣人立大中以教万世,吾侪主张世道,不可偏高坏了人也。

《客乞题随时子轩》无雨笠且罢,未晴蓑不舍,蓑笠用无穷,我是随时者。

《东圃诗序》圃方十亩,沼其中,架草屋三间,旁植花卉名木疏果。翁寄傲于兹,或荷丈人篠,或抱汉阴瓮,兴至便投竿弄水,击壤而歌。四时之花丹者摧,白者吐,或饮露而餐英,或寻芳而索笑,科头箕踞,柽阴竹影之下,徜徉独酌,目诸孙上树取果实,嬉戏笑语以为适。醉则曲肱而卧,藉之以绿草,洒之以清风,寤寐所为,不离乎山云水月,大抵皆可乐之事也。

[1]《陈献章集》卷二,《复赵提学佥宪》。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45页。

[2]《陈献章集》卷二,《复赵提学佥宪》。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45页。

[3]《陈献章集》附录二《白沙先生行状》。

[4]《陈献章集》附录四,第936—937页。

[5]黄土俟:《重修白沙乡祠碑记》。《陈献章集》附录四,第951页。

[6]《明儒学案》第78、79页。

[7]《明儒学案》第96页。

[8]《陈献章集》第880、881页。

[9]《陈献章集》第887页。

[10]《陈献章集》第5页。

[11]《陈献章集》第167页。

[12]《陈献章集》第8页。

[13]《陈献章集》第203页。

[14]《陈献章集》第75页。

[15]《陈献章集》第75页。

[16]《陈献章集》第167页。

[17]《陈献章集》第167页。

[18]《陈献章集》第153页。

[19]《明儒学案》第83页。

[20]《明儒学案》第91页。

[21]《明儒学案》第81页。

[22]《明儒学案》第81页。

[23]《明儒学案》第84页。

[24]《明儒学案》第81页。

[25]《陈献章集》第7页。

[26]《明儒学案》第83页。

[27]《明儒学案》第83页。

[28]林光:《南川冰蘖全集》卷末。

[29]《明儒学案》第89页。

[30]《明儒学案》第4—5页。

[31]《明儒学案》第82页。

[32]《明儒学案》第91页。

[33]《明儒学案》第87页。

[34]《明儒学案》第82页。

[35]《陈献章集》第879页。

[36]《明儒学案》第85页。

[37]《明儒学案》第88页。

[38]《明儒学案·白沙学案序》。

[39]《明儒学案·师说》。

[40]《全集》卷一,《龙冈书院记》。

[41]《全集》卷一,《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玉》中。

[42]《全集》卷二,《与林郡博》。

[43]《全集》卷一,《送张进士廷实还京序》。

[44]《全集》卷四,《书自题大唐书屋诗后》。

[45]《全集》卷二,《复张东白内翰》。

[46]《全集》卷一,《送李世卿还嘉鱼序》。

[47]《全集》卷一,《李文溪文集序》。

[48]《全集》卷二,《与贺克恭黄门》。

[49]《全集》卷二,《复赵提学佥宪》。

[50]《全集》卷二,《复胡佥宪提学书》。

[51]《全集》卷二,《与张延实主事》

[52]《全集》卷二,《与湛民泽九》。

[53]《全集》卷三,《赠彭惠安别言》。

[54]《全集》卷二,《与贺黄门》。